近期,重慶一公交車墜入長江事件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本來死者為大,不應該多去討論這個話題,但是,拋開事情的本身對錯而言,我們卻應為所樹立的安全觀念畫一個問號。
和司機起爭執的乘客出于什么原因我們不在探究,公交車司機因為和乘客慪氣,在汽車高速行駛中“果斷還手”,我們也不需了解誰更有理,但就我們所看到的,雙方當事者均無視公共安全秩序、危害公共安全這一條真的是大錯特錯。很多人在譴責雙方當事人的同時,無一不對其他無辜的生命感到惋惜,其實,我們不妨換一個思路去看,這些人果真一點過錯都沒有嗎?
回看這個視頻,雙方當事人肯定是先互相理論無果后方才大打出手,我們可以理性的判斷:從開始爭執到悲劇釀成是有一段時間的。然而不幸的是,沒有一個人主動上前去制止這件事情,或許我們被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觀念所禁錮,又或者他們希望雙方能夠突然頓悟和解,一笑泯恩仇。然而,可悲的是,這一切我們都沒有看到,我們看到的是兩個怒發沖冠的人帶領一群人走向深淵。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你我周圍比比皆是。“重慶墜江案”從本質上和我們很多生產現場的案例相識相近,如:某一個采煤工作面,某個時間某名支架工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急于結束當前的工作想早上井,對其負責范圍的內支架初撐力未進行二次供液,導致多數支架無法對頂板進行有效的支護,某另一名職工發現后或對其進行提示,但一般也是“你這樣做的話,安全員發現后會處罰你的”等云云,未能真正從群體安全環境中考慮這個事情。對于這個“局外人”,他肯定不會聯想到“或許就是因為這個支架工未進行二次供液,有可能造成對頂板的支撐維護不夠,又因為對頂板支持維護不夠,從而引發工作面壓力驟增,超前煤壁應力集中,又因為時間和壓力的累積,進而量變引起質變,引發沖擊地壓,再往后就又是一個悲劇的體現”。
我們并不批判“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思想,但是,就這句話我們真正要學會的是要提升每個人的素質,學習怎樣去控制自己的脾氣,該如何修身養性,而不是戾氣沖天。而對于另外一種事情的時候,我們更應該提倡的是“該管的事情一定要管”的精神,如果一味地隔岸觀火,那么最后的結果一定會引火燒身。我們可以去假設,如果當時那輛車上,有那么一個“惡霸”,大吼一聲,“吵吵什么,有什么事情下了車再說”,又或者有那么幾個“好事”的人,非要將鬧事乘客拉走,我想這個悲劇就一定不會發生。
逝者已逝,生活仍繼續。靜下心來想一想,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處在各種型號的“公交車”上,之于這輛車駛向何方和如何行使,司機說了算,我們每一個人也說了算。
■安居煤礦 李猛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