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搭建橋梁 用行動踐行擔當
“傾聽是你我相遇的緣分”———幾個充滿溫情的大字,端莊的寫在濟寧高新區柳行街道崇文社區凌云西區的“民意5來聽”聯絡驛站上,引來眾多社區居民紛紛點贊。隨著全市“民意5來聽”行動的不斷深入,集團公司用真心真情搭建起聯系群眾的橋梁,讓溝通“零距離”。
“我們小區已建了20年,基礎配套服務設施不太完善,大家都希望能有一處開展文化活動的地點。”“民情書記”在與多位群眾家訪聊天時接到了這一訴求。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小區居民群眾呼吁度比較高的一大難點問題。為了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成立專班,下定決心為該小區居民群眾打造一處集民意調研、黨群服務和文化活動于一體的、高標準的聯絡站點。日前,濟寧能源投入搭建的“民意5來聽”聯絡驛站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上級的好政策落到了我們的家門口,‘民意5來聽’真接地氣,真心是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居民王女士由衷地說。
線上下共同發力 齊動員解民難題
集團公司動員權屬企業各方力量,線上、線下一齊發力。在線下,以駐區“民意5來聽”聯絡驛站為陣地,設立了常駐咨詢服務點和配套宣傳服務展板等,進一步架牢干群“連心橋”,拓寬了傾聽收集民生民意的渠道。濟寧能源權屬致遠教育公司、海納科技公司提供硬件資源,物資分公司、衛生所等單位精心為居民準備“獻愛心 送健康”防疫物品禮包。
針對小區居住的老年人較多的實際問題,每月15號定期開展“健康義診”等活動,有力保障了社區居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在線上,依托“互聯網+社區服務”優勢,“民情書記”團隊發起搭建了民意5來聽“心連心”微信聯絡群。“民情書記”24小時在線服務,與居民互動交流,即時收集民情民意,及時回復居民關切的問題。
常態化走訪調研 聽民意下沉一線
集團公司 “民情書記”團隊堅持“民意5來聽”規定動作不走樣,逢“5”必到,常態化深入柳行街道崇文社區凌云西區、菱花小區、左岸麗都等小區,堅持走訪入戶全覆蓋,聽民意、解民憂。“民情書記”團隊第一時間把收集到的民意訴求整理、記錄、上傳,建立起“一樓一冊,一戶一表”的“工作筆記”。24套《民情記錄》和《心連心聯絡簿》覆蓋了聯系社區的每戶居民。
“老人家別著急,我們已替您咨詢過,您帶著房產證、身份證,到中山水務任意一個營業點去辦理變更手續就可以了”。入戶走訪時,71歲的劉先生向“民情書記”反映,搬進小區一年有余,房產手續也已變更,但水費過戶問題一直不知道該如何辦理。在“民情書記”耐心講解下,老人一直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了。
有居民向“民情書記”反映,“小區的垃圾桶放置地點用的時間比較長了,氣溫一高異味就很大,不利于居民的健康。”“民情書記”立即撥通了小區物業服務中心的電話。經過與物業工作人員的高效溝通,第2天小區內全部垃圾桶放置地點就全部用瓷磚砌筑一新。異味消除了,群眾的擔憂化解了。
像上面這樣類似的情形,幾乎每次走訪入戶時都會遇到。為小區無償加工制作樓宇標識牌,協調開放小區封閉大門以方便幼兒接送,協調物業對公共照明更換維修... ...為居民解決這些點點滴滴的小難題,匯聚起洋溢在居民心中滿滿的正能量。濟寧能源“民情書記”團隊用一顆為人民服務的真心,點亮了“民意5來聽”窗口,贏得了群眾的贊許和信賴。
集團公司將充分利用聯絡驛站平臺,陸續開放書報閱讀、文化休閑活動區域,開發黨群聯絡、健康咨詢、志愿者服務功能,以及為小區的老年人進行網絡代購等。
“集團公司的‘民情書記’團隊將不斷提高對‘民意5來聽’行動認識,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樹立良好形象,肩負國企擔當,讓居民群眾收獲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集團機關 邵長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