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回家,都回家!”7日晚上7點半,菱花小區內已是萬家燈火,在原本熙攘的中心街上,來自濟寧能源“萬眾紅心”志愿服務隊的孫煥然還在拿著喇叭夜巡。為了盡快遏制疫情蔓延可能性,濟寧能源“萬眾紅心”志愿服務隊配合街道干部采取了中心街“靜街行動”,基本杜絕了小區內人員閑逛、扎堆的情況。
菱花小區是一個有著32棟居民樓、近2500名居民的老小區,從大門走進來,一條長達七八百米的中心街貫穿小區南北,樓與樓之間四通八達,而兩側的小飯館、超市等多達十幾家。以往,這里從早到晚都十分熱鬧,這些商鋪基本上可以滿足小區居民的日常所需。疫情防控初期,一些居民還時常會到這條街上來遛彎、聊天、購物,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較大隱患,盡管工作人員在進行著不間斷地勸導,但是成效甚微。
為了切實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濟寧能源下沉黨員干部徐來棟萌生了一個想法——中心街“靜街行動”。“要想真正阻斷小區內的人員流動,管控好中心街是首要的事,要禁止商戶營業,核酸檢測實行‘單行路線’管理,阻斷居民到小區門口取物,每個橫向路口配備志愿者引導。”6日,在緊急召開的臨時黨支部會議上,徐來棟說道。
說干就干,在跟街道干部經過充分溝通后,他們首先將原本設在中心街上的核酸檢測點搬到了北側的一條小路上,并在通往中心街的路口拉上警戒線,讓做完核酸檢測的居民不走回頭路,避免人員交叉聚集、中心街人員密集。同時,通過溝通,所有小區內商鋪全部停止線下交易,多名店主加入志愿者隊伍,并將“線上采購明白紙”統一貼到公告欄上,讓居民通過線上下單購買生活物資,志愿者統一配送至樓下。一些沿街商戶們也紛紛加入志愿者隊伍,為居民運輸生活物資上門,解決了一些居民生活物資缺乏的難題。
隨后,街面的動態管理便成了重中之重。志愿者們把守著各個樓下東西方向的大路口,還不停地沿著這條中心街進行著巡查,一天下來,秦雷、張標的手機步數都已在不知不覺中達到30000步了。“大家都很配合,除了上午做核酸,路面上的流動人員基本上就很少了。”張標說。
一個大喇叭,兩輛電動三輪車,一群逆行者,一個共同的目的。就這樣,菱花小區中心街漸漸歸于安寧。“這樣做都是為大家伙好,期待中心街昔日的熱鬧場景早點回來。”家住23號樓的居民信恒英說。
濟寧能源融媒體中心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