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濟寧能源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圍繞“一體兩翼、雙輪驅動+園區經濟”戰略實施,錨定“打造千億級集團”發展目標,扣緊干部人才“引進、培養、選拔、使用、儲備”工作鏈條,落地“企業版”高層次人才引進的N種路徑,推進干部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和各類人才有效集聚。
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是濟寧能源高質量發展的產業之需。濟寧能源實現“黑色”煤炭資源向“藍色”水資源轉變,通過技術突破實現“補鏈強鏈”,必須加快高層次人才的隊伍建設,切實提高人才技術水平、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為制造業強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向權屬企業放權賦能
濟寧能源精準識別評估權屬企業人才需求,每年至少2次征集人才引進計劃,并將引才計劃定向到產業板塊或用人企業,促進青年人才更加深入地了解權屬企業,更好地引進有價值認同的高校畢業生。在5-10家相關知名高校設立“青鳥驛站”,并向各企業公開人才信息,暢通企業與青年人才的溝通交流渠道。
建立高層次人才內推機制,鼓勵權屬企業在職干部職工向集團公司或用人單位舉薦高層次人才。對急需緊缺專業的“雙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或具有行業領軍企業經驗、符合“即插即用”及獵聘條件的優秀人才,實行“隨來隨引”。強化人才生態意識,打造“金字塔型”人才隊伍,堅持引才與引智相結合,瞄準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方面國內外一流專家,采取項目合作、技術服務、成果轉化、共建平臺等方式,柔性引進一定數量的“兩院”院士、國家人才工程人選。
將外部資源用足用活
破解校企“兩張皮”,打造校企利益共同體,健全人才校企合作培養機制,強化合作共生理念,積極與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及央企、省屬企業合資合作、共同發展,注重在合資合作中學習引進先進思想理念、經營管理模式,培養鍛煉各類技術、管理骨干。支持權屬企業積極對標行業龍頭企業,廣泛聯系對接人才中介機構,在對標學習中接觸行業領軍人才,在業務開展中掌握人才流動趨勢,把握機會,搶占資源,采取“一事一議”“一人一策”方式獵聘優秀人才。
把人才生態培育好
工作滿一年的“雙一流”高校畢業以及緊缺專業的全日制本科生、碩士研究生,落實“企業版優才”計劃,享受副主任師、主任師激勵待遇。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厚植人才發展土壤,破除成長羈絆,讓優秀年輕人才在唱主角、打頭陣、挑大梁的具體實踐中,獲得更多鍛煉成長機會。提升人才服務質量。堅持營造一流人才發展“軟環境”,多維度推動人才服務提質增效,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讓人才近悅遠來。
促人才保障落細落實
搭建人才公共平臺方面,充分發揮產業優勢,深入實施人才集聚計劃,在建好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引聚平臺基礎上,及時總結經驗,持續拓展與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立足集團公司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科學編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推進人才管控體系建設,加強干部發展體系和領導力建設。
強化人才資金保障方面,每年列支專項資金,主要用于人才政策兌現、人才項目招引、人才平臺建設投入等。同時,將人才工作作為企業“一把手”工程,樹立鮮明工作導向,壓緊壓實工作責任,為人才工作注入強大動力。
出臺企業版“優才計劃”
出臺《高層次人才引進若干意見》,明確實施企業版“優才計劃”,對“雙一流”大學畢業生職級待遇給予一定傾斜。同時,做好職稱評聘、學歷教育等日常服務工作,鼓勵引導各類人才在技術技能上持續提升。
截至目前,濟寧能源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干部人才達到628人,其中高級工程師116人;擁有高級技師資格的技能人才達到916人,獲省級以上榮譽的25人。
文丨夏明揚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