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擔當,彰顯國企責任。濟寧能源所屬三家煤礦在南水北調東干線率先實施了高鹽水治理項目,對井下高鹽水處理回收再利用。經過一段時間的正常運轉,這一項目給企業和社會帶來了什么呢?
有效破解高鹽水處理難題
“在高鹽水治理項目建成以前,咱們礦上的井下水處理完之后,經過處理的水全鹽量、硫酸鹽都是高于標準要求的,高鹽水治理項目建成后能有效減少礦井水含鹽量,現在我們的外排水都是達標的。”霄云煤礦機電科高鹽水項目負責人張魯介紹。
濟寧能源霄云煤礦是高鹽水處理項目建設重點企業,2021年6月30日,霄云煤礦高鹽水治理系統完成施工,項目進入運行調試階段;10月20日正式運營,實現24小時全系統自動化運行。
霄云煤礦高度重視高鹽水治理項目建設,成立項目專班,選派專人現場盯靠,制訂專項工作方案,將其列為掛圖作戰重點項目,每日調度項目進展情況。張魯說:“去年6月份,我們從礦上抽調了200多人,建立高鹽水治理項目攻堅團隊,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確保項目施工順利完成。”
自高鹽水治理項目正式運營以來,霄云煤礦實現日處理高鹽水3500余立方米,截止目前,累計處理高鹽水約120余萬立方米,其中回收的淡水資源將有效供給煤礦生產、消防、綠化、供暖等,有效改善了煤礦職工生活條件。“現在井下制冷機用的都是回收的淡水,將這些回收的淡水利用起來,有效減少水資源的消耗,實現了廢物利用、變廢為寶。”張魯說道。
三家煤礦協作處理高鹽水
濟寧能源高鹽水治理項目共涉及三家煤礦,分別是霄云煤礦、花園煤礦、金橋煤礦,其中金橋煤礦距離霄云煤礦28公里,距離花園煤礦10公里,處于三家煤礦的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是高鹽水治理項目建設的中心。
該項目采取“井下堵水、井上凈化、綜合治理、達標排放”的措施,采用業內先進的“膜法分鹽+分質結晶”工藝,針對水質特點創新使用自主研發的除硅技術。礦井高鹽水通過“預處理+超濾+反滲透+納濾”多級處理達標排放,濃鹽水通過MVR蒸發結晶形成工業鹽市場化回收。
“我們礦上除了有高鹽水處理系統,還有濃鹽水蒸發結晶設施,霄云煤礦和花園煤礦處理后的濃鹽水都要運到我們礦上處理。”金橋煤礦機電科高鹽水項目負責人朱江說道。
高鹽水治理項目構建礦井水分單元處理、濃鹽水集中蒸發結晶的“N+1”集中處置系統,有效降低系統能耗,減少污染環節。其中“N”是指在霄云煤礦、花園煤礦、金橋煤礦分別建設“膜法分鹽”系統,進行高鹽水處理回收;“1”是指在中心位置金橋煤礦建設“蒸發結晶”設施,實現了集中處置,減少了重復投資和蒸發結晶系統消耗。
“我們礦上的蒸發結晶設施,能把各礦濃鹽水采用分鹽工藝進行結晶處理,結晶出來的硫酸鈉,作為工業級一類一等品化工原料賣出去,這就實現了資源的回收利用。”朱江說道。
去年11月15日,集中蒸發結晶系統首次結晶即達標,成功出鹽10余噸,標志著濟寧能源三家煤礦高鹽水治理系統實現全系統達標運行。
打造高鹽水治理工程的典型項目
濟寧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委會水環境與水循環利用論壇上表示,濟寧能源將以高鹽水資源化利用項目為契機,全面深化在生態環保、“兩新一重”等領域合作,為推動濟寧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自高鹽水治理項目建成運營以來,項目實現日處理高鹽礦井水約10000立方米,共計處理高鹽礦井水約350萬立方米,其中回收淡水資源為各煤礦生產及運營提供了大量再生水,同時大幅降低了煤礦對市政水及地下水資源的消耗;日生產工業一類一等品硫酸鈉約9噸,累計提純出高品質硫酸鈉約3000噸,實現了資源循環再利用。目前,該項目已穩定運行超過360天,取得良好成效。
濟寧能源在南水北調東干線率先開展高鹽水治理,打造了高鹽水治理工程的典型項目,全力推進南四湖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市流域環境承載力明顯提升。高鹽水治理項目有效地減少了南四湖水體含鹽量,為南水北調東線水質達標提供了切實保障,對服務支持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加快推動濟寧綠色低碳發展,帶動各企業加快高鹽水治理作出了積極貢獻,展現出高水準的國企擔當。
文丨張展馳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