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也是濟寧能源浴火重生、華麗轉身的關鍵之年。一年來,濟寧能源認真貫徹濟寧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以“爭一流、爭第一、爭唯一”的膽略氣魄和“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勇氣決心苦干實干、跨越趕超,各項工作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在歲末年初之際,濟寧能源融媒體中心特推出融媒系列策劃《回望2022》——第5篇《濟寧能源:建設億噸大港口,發展億噸大物流》,敬請關注。
濟寧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了“堅定不移實施現代港航物流突破戰略”,并調整成立市現代港航物流發展指揮部,舉全市之力發展現代港航物流,推動內河航運打破梗阻、擴能升級、全面復興,建設山東對內陸和國際開放橋頭堡,爭創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2022年,濟寧能源明確港航發展主業,專業化整合市級港航資產,深挖運河“黃金水道”獨特優勢,主攻“公鐵水”多式聯運,加速國有資本向優勢企業、核心主業集中,打造了傳統能源國企轉型升級的濟寧樣板,實現了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有機結合。
躬身入局“當主力”,加速建設億噸大港口
2022年,是濟寧現代港航物流產業強勢突圍的一年。
濟寧能源依托“上通瓦日鐵路,下依京杭運河”交通區位,大力發展內河航運。陸續完成森達美躍進港、龍拱港、太平港3個港口的整合劃轉,爭取梁山港9至11號泊位、龍拱港4至10號泊位工程使用港口岸線獲得省交通運輸廳批復,完成春江港、順達港股權收購,與微山縣微山湖港航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整合微山縣港口資源。積極推動與中交潤楊等企業成立混合所有制物流公司,聚合全市船舶4200多艘,組建全省首支LNG新能源動力船隊,全面拉開了濟寧港航產業大發展的序幕。
同時,將“海港理念”引入到內河港口,加快打造梁山港、主城港、微山港億噸級港口群,龍拱港、梁山港被列入省基礎設施“七網”建設行動計劃、省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全國內河首個智慧化集裝箱港口龍拱港4至10號泊位入選2022年省重大項目并提前1個月竣工運營。梁山港8個2000噸級泊位、10萬標箱集裝箱碼頭、中國最大跨度的鋼結構儲煤棚已投產運營,3月份、6月份煤炭到發量均雙超90萬噸。龍拱港圍繞打造江北內河最大的智能化集裝箱示范港,3個集裝箱泊位建成啟用,可達到年30萬標箱的吞吐能力。聚力航道升級。超前完成梁濟運河升級改造等4項工程,“三改二”智慧航道成為全市唯一通過初選的“交通強國科技示范工程”,自此京杭運河濟寧段140公里東線主航道和二級壩以南27.3公里湖西航道全線達到二級航道標準,航道整體通航能力實現翻倍。
此外,建造數字平臺。圍繞貿易一站式服務,建成啟用濟寧港航智慧物流交易平臺和濟寧能源港航物流中心。其中,濟寧港航發展集團通過全面運行“1+3+5N”的智慧港航大數據服務平臺,實現港口、物流、貿易、上下游企業“一站式”鏈接,大宗商品交易由線下變 “云端”,形成“濟寧價格指數”。
聚焦打造北方內河航運中心,濟寧能源積極整合港口船舶資源,形成港口吞吐能力4270萬噸,船舶運力630萬載重噸,開通集裝箱航線10條,省內首條江河海多式聯運航線直達福建。梁山港入選全國第四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全年實現港口集疏量3560萬噸,船舶運輸量1280萬噸,集裝箱運營3.8萬標箱。
擴大開放“強流通”,加速發展億噸大物流
聚焦水運對生產降本增效,著力打通“陸改水”“鐵轉水”物流運輸廊道,全力保障供應鏈穩健暢通。濟寧“瓦日鐵路-京杭運河-長江黃金水道-東南沿海”大通道智慧綠色鐵水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進入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創建項目名單;濟寧能源港航躋身“2022中國物流企業50強”第32位,首次榮獲物流行業內最高獎項;梁山港被認定為“2022年山東省第十一批五星級物流企業”。
“公鐵水”聯運方面,加快建設港航“大宗集疏”中心,推動“公路+鐵路+水運”聯運,確保供應鏈暢連暢通。以梁山港為例,將京杭運河通航里程向北延伸了17公里,與瓦日鐵路聚合,占據了西煤東運咽喉要地,實現了“上承晉陜蒙能源基地,下達蘇浙滬和長江經濟帶”,2000噸級船舶自此可通江達海。
“散改集”方面,探索“一箱到底”全程物流新模式,加快實施“散改集”、集拼集運和模塊化運輸。加快與京杭運河、長江沿線重點港口的連接,開通濟寧至武漢、南京、連云港、徐州等12條集裝箱航線。強化與馬士基航運、中遠海等航運企業合作,暢通國內國際運輸通道,推進陸海內外聯動、雙向開放,積極融入國家雙循環發展格局,濟寧到越南胡志明市外貿集裝箱航線完成首航。
“鐘擺式”運輸方面,積極對接實體經濟上下游企業,開展大宗商品“到發運、集疏運”服務。目前,已在上海等地設立5個辦事處,強化與泛亞、中谷、安通等企業合作,儲備客戶訂單超4000萬噸,初步形成穩定的上下游物流供應體系,七成左右的船舶實現了“鐘擺式”運輸。
濟寧能源融媒體中心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