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國港口史(綜合卷)》現代部分第一章專家評審會在濟寧能源召開。原交通部部長、專家委員會主任黃鎮東,交通運輸部原部長、專家委員會主任李盛霖,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徐祖遠(線上參會),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中,上海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原副主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張林等評審專家,山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高立平,省交通廳水運處二級調研員王煥斌,濟寧市一級巡視員陳穎,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運恒,濟寧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濟寧能源黨委委員、董事、董事會秘書李明富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中國港口史(綜合卷)》現代部分第一章編撰工作的進展情況,各評審專家分別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就如何完善和優化評審稿提出了意見建議,最終會議一致通過了專家評審建議。會議認為,各單位要明確編纂工作的階段性目標任務,加大推進力度,鎖定目標、緊盯節點、倒排時間,力爭按期高質量完成經得起考驗的歷史著作,為建設世界一流強港再創輝煌貢獻歷史文化力量。
會上,中國港口協會還討論了下設京杭運河(濟寧)港口分會等相關事宜。會后,評審會專家共同前往濟寧港航龍拱港考察調研,并對龍拱港自動化建設成效給予高度評價。
據了解,中國港口協會是中國港口界唯一的全國性行業協會,會員覆蓋面遍及沿海和內河各主要港口。協會自成立以來,以行業服務、行業代表、行業協調、行業自律為基本職能,在政府和企業之間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進了中國港口事業、航運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2021年6月,交通運輸部成立了《中國港口史》(綜合卷)和《中國運河史》》編審委員會,開展“兩史”編纂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近年來,濟寧能源積極服務和融入交通強國、貿易強國、制造強國等國家重大戰略,按照濟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組建濟寧港航發展集團,以“建設億噸大港口、發展億噸大物流、培育千億大產業”為主線,依托京杭運河“黃金水道”優勢,打開了濟寧通江達海、連接全國、通向世界的對外開放新通道,一體推進“物流、貿易、產業”融合發展,目前運營內河港口8家,港口年吞吐能力超過5000萬噸、集裝箱吞吐能力40萬標箱,其中龍拱港是江北內河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多式聯運集裝箱示范港口,濟寧港正由裝卸港向貿易港、物流港、金融港加速轉型。
作為中國港口協會會員單位,下一步,濟寧能源將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和省市相關工作要求,成立工作專班,積極配合“兩史”編纂工作,緊密結合濟寧京杭運河水運發展的深厚歷史底蘊、新時代國家、省市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要求,按照編纂內容和體例要求,開展相關史料的收集整理上報,系統總結展現濟寧港口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為交通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丨徐超 田春雨 圖丨田超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