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柴里礦深入推行“零廢品、零廢棄、零浪費、零閑人、零閑機、零閑物”的“六零”管理降本制度,在此基礎上,嚴控“顯性+隱性”成本。
“這些廢舊電纜經耐壓試驗合格后,可投入礦井生產使用。實在不能修復的,處理后編制成接地線,可用于電氣設備檢修時的對地保護。淘汰電纜的三股芯線,去掉屏蔽層,兩側剝掉護套,露出銅芯,可作為電氣設備內部跨接線使用,代替了銅辮子,最終使廢舊物資全部實現被利用。”該礦機電科供電工區電纜修補組的夏雪對筆者說,“今年以來,我們共計回收電纜3萬余米,節約新電纜投入費用20余萬元。”
該礦圍繞“零閑人、零閑機、零閑物”,實施大區域、大物業管理,用市場化的手段,推動各專業、各單位積極主動減少閑置崗位和閑置人員,實現人人有事做、處處“零閑人”。
該礦對礦內外的土地、房屋及辦公設施定期進行盤點,并進行分類歸口管理,發揮閑置土地、房屋、辦公設施等資產的創效潛力。
該礦還深化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推進設備有償使用,進行市場化結算,提高設備利用率,確保實現“零閑機”、“零閑物”,切實盤活閑置資源。
“隱性成本是企業在生產費用、工資費用、營銷費用等以外,由于企業或員工有意或無意的行為造成的具有隱蔽性的成本或轉移成本。”該礦經營副礦長楊位棟說,控制隱性成本是該礦的著力點之一。
“就拿我們車間來說吧,如果原煤中的矸石未及時發現挑揀出來,順著煤流進入重介旋流器后,就會加重設備的負擔,增加精煤的灰分,唯有增強揀矸人員的崗位意識,才能控制住隱性成本。”選煤廠原煤車間主任王波介紹道。
該礦制定了隱性成本管理制度、專業分析制度,定期召開隱性成本管理專業分析會,對單位上報的次月隱性成本管控清單進行歸檔整理分析,對重點隱患源明確直接責任單位和管控責任單位,進行重點監控。
“通過‘六零’管理制度的實施,今年以來,我們已清理冗員161人,536人實現了‘走出去’創業,累計年節約工資支出1800余萬元,157人通過承包自主經營解決了吃飯問題,累計降本創效超過9000萬元。”該礦工會主席靳家偉說。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