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北煤電集團錢營孜礦細針慢線見功夫
近年來,安徽皖北煤電集團錢營孜礦采煤預備區依靠細針慢線的管理,鍛造了一支素質高、底子硬的專業化隊伍。組建21年以來,該區未發生過輕傷及以上人身事故,先后在12對礦井安全拆裝100多個綜采面,拆除速度屢創皖北紀錄。截至
“采煤預備區組建21年來,領頭人換了好幾茬,但我們始終堅持從小事認真抓的管理思路,就像繡花一樣,一針一線不敢馬虎,給干部職工撐起‘平安傘’。”該區黨支部書記徐方說。
小陣地凝聚智慧
筆者走在采預區,隨處可見幾個職工坐在一起學習交流,這就是他們所謂的學習園地。這個區的學習園地是流動的,沒有固定地點、沒有固定時間,大家聚在哪里,哪里就是學習討論的場所。
采預區職工大多數是單身年輕人,他們一起吃職工食堂、住單身公寓,一起下井工作、出井學習,有的進修再學習、有的結伴到培訓中心接受測試。在互相影響下,他們養成了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職工一起學習的內容,主要是《煤礦安全規程》、各類制度和現場安全要領,一起分析討論井下遇到的問題,一起尋找解決難題的方法。在班前會上,該區采取“望、聞、問、切”排查法,嚴格排查安全不放心人,并做好“一結一”的思想幫扶工作。
采預區還注重開發職工的智力資源,開展征收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獎勵等活動,將好點子及時運用到實際施工中。
綜采支架拆除時,回頭滑子受力大,晃動大,易磨損,不安全。采預區區長史厚民通過現場觀察,增加一條固定鏈,將回頭滑子固定在地錨上,提高現場的安全系數,延長了回頭滑子的使用壽命。技術員李小龍在跟班工作中,發現運架平板車上的銷子容易躥出,影響行車安全。他在銷子上增加了防躥鏈,徹底消除了躥銷子隱患。
安全預警促好習慣養成
“對于我們一塊兒干活的弟兄,哪個干活細,哪個性子急,哪個愛下棋,哪個愛聽戲……誰生活有難處,我們都要了如指掌。”采預區一位負責人說。
采預區制定了《安全預警機制實施方案》,值班主管在班前會上聽取職工對施工現場隱患的預想分析,檢查職工的學習記錄。同時通過班前安全提醒和班組管理人員的走動式排查,提醒職工規范作業。
采預區建立了精細化管理考核體系,推行聯責制,并對“三違”人員進行考核。如果當班出現“三違”,除對“三違”人員進行處罰外,還要聯責當班小組長、班長和隊長。如今,大家都會自覺制止違章或不當操作的現象。
此外,他們嚴格落實安全確認制度,每班開工前,必須由班長和隊長進行安全確認,確定無任何風險后,再開工,并明確規定:凡是沒有經過安全確認就開工的,一律進“三違”學習班。
“對于重點難點工程,區隊領導堅持全程盯防,與職工同上同下,盯現場把關鍵。對現場出現的問題,區里及時召開會議,聽取職工的合理化建議,制定安全施工措施,認真貫徹執行。”采預區安全主管張軍說。
“工作不到位,要講出來,讓大伙吸取教訓。”這是采預區堅持了7年的做法。該區從嚴從細抓好現場管理,堅持開展班后小講評、小討論、小總結活動。據李小龍介紹,采預區職工講評后,該區跟班領導對班組當班工作完成情況、存在的問題等進行點評。
(摘自《中國煤炭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