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鋁體量過大 轉型非一日之功
山東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遇難題
“山東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特別是牽涉到產業結構調整,即使是現在開始行動,也需3-5年后才能見效。在減煤過程中尤其要注意潛在的金融風險和社會問題。”在日前召開的第148期泰山科技論壇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戴彥德做出上述表述。
山東省是我國人口大省和經濟大省,盡管2017年完成了“重點地區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的目標,但因產業結構長期偏重,對煤炭依賴嚴重,如何更好地依靠市場實現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仍是山東面臨的一大難題。
今年減煤目標可完成
相關資料顯示,山東每年能源消費總量居全國首位,年綜合耗能萬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單位就有1084家,約占全國十分之一,全國最高。同時,山東也是煤炭消費大省,年煤炭消費總量約3.8億噸,占全國10.6%。控制煤炭消費、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勢在必行。
根據山東省政府發布的數據,2017年該省煤炭消費量、規模以上工業能耗同比降低6.7%和3.2%,煤炭消費總量比2012年減少2068萬噸,比上年同比減少2774.5萬噸,占能耗總量比重降為70.4%,同比降低5個百分點,完成了《重點地區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的“2017年山東煤炭消費量要比2012年減少2000萬噸”的目標任務。
然而,事實上山東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之路并不順利。在多數重點地區順利完成年度減煤任務的情況下,2015年、2016年山東煤炭消費總量卻分別比2012年增加了694萬噸和706萬噸。
公開資料顯示,山東省2017年煤炭消費量得以明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電解鋁行業壓減了煤炭消費量1000萬噸,占到了全部壓減量的約40%。
根據相關要求,到2020年,山東煤炭消費總量要比2015年的40927萬噸下降10%,控制在36834萬噸以內。也就是說,要在2018-2020年三年間減少煤炭消費1330.7萬噸,平均到每年約為443.6萬噸。
對于以上的年均煤炭消費下降量,山東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勇認為,根據ALD電解鋁數據顯示的今年前7個月山東省電解鋁產業發展情況,今年山東完成年度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任務難度不大。
“電解鋁行業生病,其他行業吃藥”
據山東金屬學會秘書長徐新洲介紹,電解鋁行業在山東一度被認為是支柱產業,雖然對于其違規產能的關停,山東省各級政府是“真正大出血”,并采取了多種措施防止“死灰復燃”。
但是,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根據ALD電解鋁公開數據,電解鋁產量過大和不斷增長是山東省煤炭消費量在2012-2016年沒有下降的根本原因。該人士提供的ALD電解鋁公開數據顯示,山東省電解鋁行業2017年增產171.7萬噸,按照每噸電解鋁消耗6噸原煤計算,比2016年多用煤1030萬噸。“大氣十條”實施五年間,山東電解鋁用煤增加了3600萬噸。
“山東省巨大的控煤壓力主要來自電解鋁行業,但完成控煤任務卻是其他行業的貢獻,盡管其他行業本身也需要控煤。”該人士表示,“電解鋁行業生病,其他行業吃藥。”電解鋁行業體量太大,對部分地方政府財政、就業和金融安全影響很大,地方政府只能力保。而政府部門為了完成控煤任務,不得不在其他行業采取過于嚴苛的控煤措施,以對沖電解鋁帶來的耗煤。而被關閉或受各種原因多次間歇性停產的其他中小企業,則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犧牲,才保障了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任務的順利完成。
據介紹,2017年,山東整頓了8萬多家企業,其中包含關閉5萬多家。受季節性錯峰生產、重污染天氣錯峰生產、天然氣供應不足等影響,一些沒被關閉的企業也受此影響,生產時斷時續。
不僅是在工業方面,居民用煤、散煤治理措施是否得當也值得思考。
據相關調研,當前山東農村居民以一家四口計算,如果只是種地,其年收入僅為幾千元;有外出打工的,每人每年收入也僅為3萬元左右,在此情況下,很多家庭因子女教育、就醫等需求年底結余虧空。
周勇認為,散煤治理,電代煤、氣代煤不能脫離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如果強迫農民為采暖多拿出占收入水平很大比例的費用,如10%-50%,無異于是對住在農村的低收入農民征收空氣污染稅,這相對于城市的高收入水平和采暖補貼很不公平。而相關部門的研究數據顯示,收入水平的2%-3%才是合適的采暖支出比例。從社會公平正義角度,還應增加農村地區散煤治理、清潔取暖補貼,且補貼也不應在三年后取消。
產業結構轉型是治本之策
前述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山東省2017年能源消費總量出現下降與能源經濟基本發展規律不符,本應是2040年左右才出現下降,這是一個警示性指標。“說明山東省2017年在控煤過程中力度過大,表明行政手段過度干預經濟。”
對此,戴彥德表示,壓減山東煤炭消費量,要把節能提效作為“第一能源”。同時解決體制問題,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將工業余熱充分利用起來。
戴彥德進一步指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山東煤炭消費量大的問題,不僅要節能提效和發展可再生能源,關鍵是要在發展模式、結構轉型上做好文章,培育新的產業。
山東省煤炭工業局調研員沈洪則認為,在減碳目標的約束下,控制煤炭消費量是山東必須完成的任務,但山東目前的產業結構決定了該省煤耗水平是諸如節能減排和散煤治理等措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山東經濟發展需要大量能源支撐,產業結構轉型不能一蹴而就。如要減少煤炭消費量,就必須有其它能源接續,但目前來看,外來電、核電、風能、太陽能都還不能擔此重任。“在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的前提下,結合山東實際,擺正煤炭的位置很重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關鍵。”沈洪坦言。
濟寧市工程咨詢院院長王振峰則表達了地方部門在控制煤炭消費總量中的困惑。其中重要一環便是煤炭消費量的統計主要依靠企業自己上報,缺少核查環節,難以獲得真實數據,進而難以為科學決策提供基本事實。王振峰建議,應盡快設立第三方機構對這些數據進行科學公正的采集。(摘自《中國能源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