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濟礦集團先進黨支部黨建紀實
面向黨旗,心中
彌滿的是肅穆、敬仰和喜悅
于是,雙肩無可選擇地就成為山脈
擔起天空般開闊的事業
——題記
花園煤礦綜采工區及其黨支部善于發揮政治力量優勢,努力鍛煉一線隊伍的戰斗力,2009年全年安裝工作面6個,回采工作面5個,過大小斷層100多個,生產原煤35萬噸,有力地促進了“當年竣工當年達產目標”的實現,為采煤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受到各上級組織的表彰,綜采工作面也成為該礦的“紅色教育”現場。7月初,礦黨總支組織新轉正的黨員和部分正式黨員,來到綜采工作面,在火紅黨旗下接受了黨的先進性再教育,學習綜采黨支部以“黨建工作樹精神”,以及“精采細作保質量”的先進做法。
“把支部搬到井下去”
把黨建工作開展到井下去是綜采黨支部的工作特點。綜采工區處于采煤一線,工作辛苦,業余時間有限,黨員同志們在接受思想教育,提高政治思想覺悟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在崗位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及團結和發動周圍的群眾開展安全生產工作。該工區黨支部書記、區長陳啟燦同志根據基層黨建工作經驗,積極把支部工作搬到了井下,在工作崗位上開展“黨員身邊無違章”,崗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增設黨員安全監督崗等黨團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在安全上是標桿,在生產中是骨干的作用,培養和激發群眾“熱愛黨跟黨走”的熱情,努力提高黨的號召力,為提高隊伍戰斗力夯實了政治基礎。
“我們就是精煤的過濾器”
煤質就是效益。去年春季,花園煤礦因為煤炭含矸量過高,影響了煤炭銷售工作。含矸量過高是由于綜采工作面碎頂漏矸和過斷層、割夾矸造成的。該支部“知恥而后勇”,組織黨團員與群眾緊密拉起手來,用“我們就是精煤的過濾器,一定要把矸石過濾掉”的精神確保煤炭質量。他們自創了“割煤——抽機——掃底——割矸——抽機——掃底”的新“煤矸分割煤機進刀工藝流程”,嚴格執行“出煤不出矸,出矸不出煤,煤、矸、次煤按類分裝分運”的制度,保證煤矸分流輸送。他們還嚴格制定了煤矸分揀制度,組織力量分別站在小溜刮板輸送機兩側,將矸石從煤流中仔細挑出來,填充老塘;煤機割矸時,由砸煤工把煤塊挑出來,矸石則通過皮帶系統進入矸石倉,堅決杜絕煤、矸混流入倉,成功地實現了 “抓煤質,創效益”的目標。
“激流勇進,迎難而上”
2009年6月份,花園煤礦準確把握產品市場行情看好的機遇,把工作重點放在抓緊時間出煤和創造出煤條件上,決定安排綜采工區在10天內同步撤除1303工作面、安裝1035工作面,并保證1306工作面的生產出煤量。這意味著要把生產力量平均分成三個工區的生產力量來干活,難度空前。工區支部積極動員黨員群眾發揚“挑重擔,啃骨頭”的精神,利用好這次機會嚴格鍛煉自己的崗位技術能力。他們保留了一個生產班組在1306工作面生產,把從掘進、綜掘、運輸、運轉、皮帶等工區借調來的70余人補充到重新組建成的四個班組,負責安撤面工作。該工區用為撤面班組定任務、加重碼、延點時間長就加送工作餐的高壓辦法,創造出了一個小班單產出兩倍正常工作量的超常效率,在計劃時間內順利完成了“三面同步”的工作任務。
“用制度管理把節約變成風尚”
降低材料消耗率是花園煤礦建礦的精神,也是該礦加快向精細化管理轉變步伐的難點和切入點。綜采工區堅持把精細化管理更加導向深入,決心用加大制度管理的辦法,促進全區職工形成節約的風尚。他們在工作面開機出煤之前,指派專人進行拆卸本班生產進尺內兩巷煤幫支護錨桿的鐵托盤、木托盤、螺母等可回收物料,廢舊錨桿、菱形網、工字鋼等物料則全部升井,由當班驗收員嚴格清點考核。據統計,該工區在今年上半年共成功回收了鐵托盤、木托盤、螺母 6000多套,錨桿3000余根,為花園煤礦節約材料經費 10萬余元,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有作為才有地位。綜采工區自成立以來連年被花園煤礦及集團公司表彰為“紅旗區隊”;2009年,該工區黨支部被中共濟寧國資委委員會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被集團公司黨委表彰為“先進黨支部”,成為“黨建貼著礦建中心做”的成功典范。
(李金夫)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