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一名20多歲,帶著眼鏡,看上去斯斯文文、白白凈凈的年輕人,懷揣著一腔的熱忱與抱負,一頭扎進了落陵煤礦。他就是現任落陵煤礦采煤一區區長的馬龍春。
畢業于山西大同煤校的大學生馬龍春,在校時就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曾立志要在煤礦干出一番事業來,并因此報考了煤炭學校。也正是這一念頭,才使他在落陵煤礦采煤一線一干就是19年。
干煤礦沒有想象的那樣簡單,不但要有力氣,還要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進礦之初,馬龍春曾一度想要放棄。
1992年,落陵煤礦正處于發展的鼎盛時期,但由于當時全國煤炭行業均存在生產技術落后、井下工人勞動強度大等現實問題。馬龍春從一名文弱書生突然變身成為一名煤炭工人,他還是感覺到了極度地不適應。老工人大多是從農村招來的壯勞力,沒人拿他一個書生當回事。都以為這樣一個文質彬彬的人怎么可能是干煤礦的“料”?高單體支柱扛不動,攉煤撐不了幾分鐘就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看他干活笨拙的樣子,有些不懂事的工人就拿他當談資,取笑他是個不中用的“學生胚子”。
進礦時的滿腔熱忱已經被消耗的消失殆盡,馬龍春身心俱疲、心灰意懶了。
周末的時候,馬龍春給母親打電話,滿心的委屈與苦惱一股腦的倒給了母親。母親心疼地淚流滿面,父親一把搶過電話,在電話里狠狠地訓斥了這個經不住打擊的兒子。父親教訓兒子說:“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作為一個男人,就必須去歷經生活的考驗。堂堂七尺男兒漢,這點打擊都承受不住,將來如何成家立業?”父親的話像一枚鋼針,刺痛了馬龍春的心。馬龍春發誓累死也要干下去,就是要讓父親看看,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不信這世上還有累死人的工作。
雖然馬龍春是在和父親賭氣,但他確實是依靠著這口“氣”,在井下黑暗潮濕、煤塵飛揚的環境下,咬牙堅持了下來。直到后來,馬龍春當上了工區技術員,他才真正明白父親那些話的真正用意。
從那以后,馬龍春不再理會別人對他的看法。他甚至忘記了自己是一名大學生。每天下井后,他都早早跑到采煤工作面上,粘著班長要活干。別人休息的時候,他在巷道里打掃衛生。高單體扛不動,他就抱著往前拖。攉煤累了,他就強迫自己忘記手臂的酸痛,咬牙堅持。
時間一長,馬龍春練就了一身好力氣。再也沒有人取笑他是“學生胚子”。班長分配的工作,他總是第一個干完,然后再幫著別人干。老工人看他搶活干,都納悶:“這小子是不是瘋了?”
相親傷了他的心,也是那唯一的一次相親,促使他改變了自己的工作態度和方法。
1993年夏,母親從老家打來電話,告訴他,家里幫他托媒說了一樁親事,讓他周末回家相親。馬龍春本來不想回家相親,用他的話說:“不干出點成績來,決不考慮個人問題。”可經不住母親一番勸說,又怕傷了母親的心,只好答應母親回家看看再說。言外之意,就是相不中就算。其實,馬龍春也是抱著“相不中”的心態去的,只是這話沒敢告訴母親。
相親那天,馬龍春按照媒人“指示”來到和女方預定的地點。一番無關痛癢的寒暄之后,女孩開始試探性地問及馬龍春的工作情況。女孩問:“聽說你在落陵煤礦工作,煤礦工資不低吧?你當什么官啊?”馬龍春定定地望了女孩一眼后,說:“我就是個煤礦普通工人,不當官!”女孩納悶兒地問:“你不是大學生嗎?”馬龍春說:“大學生進了煤礦也是普通工人。”女孩的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小聲嘟囔道:“大學生進煤礦也要當煤黑子呀。”馬龍春心里“咯噔”一下,原來煤礦工人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不過是個干苦力的。
那次相親之后,馬龍春變了,變得沉默寡言。其實,馬龍春是在思考,在最艱苦的環境、最辛苦的工作中,如何融入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使工作變得更加輕松,更加科學。
慢慢的,馬龍春發現,其實很多工作換一種思維方式就可以做的更科學、更省勁。比方說,開煤硐上溜頭的時候,可以借用單體支柱的力量將溜頭頂上去。相對原來使用滑輪拉拽,更加省時省力,溜頭定位也更加準確。再后來,馬龍春還發明了掘煤硐倒溜槽時使用的固定鏈。省去了人工運漕的勞動力,該固定鏈還增強了安全性。
這些大大小小的發明、改裝,增強了馬龍春在礦領導心目中的良好印象。入礦兩年后,馬龍春即被任命為采煤一區技術員,2000年起任采煤一區區長。
升任區長后,馬龍春對自己的小發明、小創造仍然不滿足。2009年年初,馬龍春又和現場采掘班組長通過不斷地試驗、摸索,總結出了“掘進煤硐9眼爆破法”, 該法每茬炮打9個炮眼,相比原來的10眼楔形掏槽法,少打1個眼,少用1個管,少用4塊藥,進尺達到1.25~1.30米。每個小班掘進6米,則需打5茬,采用9眼掘進法,每個小班節約雷管5發,節約炸藥3公斤。5個掘進組,每天可節約雷管25發,節約炸藥15公斤。每年可節約雷管7000多發,節約炸藥4200多公斤。
他將榮譽視為珍寶,有空的時候,他就會拿出那一摞證書來摩挲,他看每一本證書都像看自己的孩子,臉上掛滿笑容,眼睛里滿是欣喜。
在馬龍春的書房里,有一個專門用于擺放證書的書架。書架上擺滿了這些年來馬龍春獲得的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榮譽證書: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文明干部、技術標兵、勞動模范······
閑下來的時候,馬龍春就會把它們取下來,打開看看,再拿毛巾擦拭一遍。12歲的女兒常常不無調侃地說:“我爸把他的榮譽證書看的很重,好像我這個女兒都沒有他的榮譽證書重要,真是的。”
也難怪,這些閃著金光的榮譽證書,可是馬龍春傾其精力,由一名“白面書生”轉變成一名“黑面書生”的最好見證。即便是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作為一名親歷蛻變的人來說,見證成長與光輝歷程的榮譽遠比金錢、物質更加彰顯得彌足珍貴。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