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煤礦 高維東
春秋時期,魏文王曾求教于名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誰最好呢?”扁鵲回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鵲回答:“我長兄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于本鄉里;而我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下針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都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文王說:“你說得很好。”
這是一則古代小故事,卻折射出一個現時大道理:安全工作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能夠將事故控制在萌芽狀態才是安全工作的最高境界。
而在我們現實工作中,亡羊補牢時多,未雨綢繆者少,人們總是多在事后痛心疾首,懊悔不已,卻很少注重在事前采取必要的防范,或者即使防范了也不夠全面,不夠到位,在關鍵時刻出漏洞。安全經濟學有一條定律:1元事前預防等于5元事后投資,在事前可能僅僅只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如果由于不重視出了問題就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就像病情一樣,剛發作時及時治療,會很容易控制住,而如果不注意使病情延誤下去,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就會使病情嚴重起來,甚至是元氣大傷,縱是神醫也無可奈何。而且病人本身還要支付更多的醫療費用,承受更大的痛苦和風險。因此在安全工作中,“預防為主”絕不是一句空話,安全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防患于未然,將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雖然在當時可能看似輕松,實則意義重大。
防患于未然,需要我們有一雙能敏銳發現問題的眼睛,并及時采取最有效的措施,而這些都需要知識技能和實踐經驗來作保障。作為一個煤礦人,安全工作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