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我真誠希望,國際社會攜起手來,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把我們這個星球建設的更加和平、更加繁榮!”。
以上這段話來自央視播映的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片頭,講話者為國家主席習近平。此片共六集,是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推出。當自己看完第一集后,就開始心潮澎湃的“追劇”。
待自己把六集專題片都看完后,激動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這里面講述了國家領導人出訪等等“大事”,而這些“大事”卻又和每一名中華兒女息息相關,個人第一感觸就是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發展中國家當中,可謂是發展中的“強國”但是沒辦法,中國人的謙虛和低調是骨子里的。而專題片里面介紹的內容很多很多,但對于我而言有四個地方記憶猶新。
第一個是“醒獅論”。在中國不斷通過努力克服“千難萬險”后,取得了一件件“舉世矚目”的成果,國力無論是在經濟發展,還是軍事力量,以及科技進步等方面均有大步提高后,傳言東方有一只曾經深睡的獅子“醒了”,特別是在歐洲,于是乎各種“傳言”讓其擔驚受怕。看到此處我在心里默默的笑了一聲“呵呵”,低調的我們不會告訴他們“龍的傳人”是啥。不過,習主席在歐洲演講時謙虛的“承認”了“醒獅輪”,但明確表示,中國這頭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聽完這句話,不知到“有木有”人被“啪啪”打臉,但至少向世界明確了一個國家的態度也就是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第二個是“互交互解”。這些年習主席通過頻繁出訪,以此不斷擴大中國“朋友圈”,我把習主席的走訪互交,看成是一張行走的且是最高標準的“中國名片”,他走到哪里中國形象就到哪里,讓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從而認知中國,而不是通過“道聽旁說”來了解中國,來認知中國。就例如中國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在坦桑尼亞熱播,這也使坦桑尼亞觀眾了解到中國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習主席這些中國影視作品,讓外國觀眾直觀地了解到一個真實、多元的中國,常常成為中國領導人手中的“文化國禮”。
有一個觸動點,也讓我印象深刻,一個非洲元首級別的領袖,90歲總統穆加貝,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包堡峰會上言到道:“習主席正在做我們曾經期待殖民者做的事,他是個男子汗,他是上帝派來的”。
第三個是“七年的農民”。習主席到訪哥斯達黎加的一個咖啡種植園農場主戶,在與他全家人交談的時候,直言不諱的道出自己來自于基層,也曾經做過7年的農民,我和普通民眾有著天然的感情。當翻譯將這段話講給農場主聽后,農場主一臉的“蒙圈”的表情告訴我他很驚訝,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會以自己做過農民而感到榮幸,這一點一時難以理解。事后,而他的兒子更是表示,很少有元首能夠因他曾經是農民而自己感到驕傲的。我想說,習主席已經很低調了,要是告訴他中國的開國領袖也曾經是位農民,不知道他們作何感想。我想當他們慢慢的加深對中國的了解后,會慢慢理解的。
在交談最后,習主席也坦言道,中國現在也有很多的貧困人口,下一步也要集中力量,把中國的貧困人口問題解決一下,這可能是他以后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我也相信會在不久的將來“脫貧”這兩個字會慢慢被人們淡忘。
最后一個就是“一帶一路”。坦白講,本人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的時候,我的理解是:厲害了我的國,帶頭搞經濟發展,一帶領就是一路。后來才知道,壓根不是這么一回事。正解為習主席倡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然后多年以后,我的最初理解定會實現,隨著國家的經濟與軍事力量等不斷的崛起,大國地位不斷的被他國承認并拋來“橄欖枝”。到那個時候我只想說一句:“厲害了,我的祖國!”。
■ 陽城煤電 曾然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