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電商都陸續推出了618促銷活動,剁手地日子,囊中雖羞澀,但出手要果斷,于是乎本著“囤書治病”的原則入了一套傅樂成先生的《中國通史》。初讀文字優雅毫無晦澀感,比呂思勉大師地更為接地氣,便愛不釋手。
開卷終有益。曾國藩有云: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六字以蔽之:毅力、謙虛、恒心。
自古以來,讀書與功名利祿分不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千百年來,這條真理依舊閃閃發光。鑿壁偷光,頭懸梁錐刺股,囊螢映雪,無不是發奮圖強的典范。在今天,從另一個維度講讀書更多的是一種修行,一種自我提升的方式——讓人精神升華、頓悟,脫離低級趣味。修行嘛,自然要講求曠日持久,一曝十寒是萬萬使不得的。
讀書需要感覺,需要習慣,需要堅持,日復一日不僅僅要靠毅力,還需要有興趣。好書真的會讓人拍案叫絕,愛不釋手、沉迷其中、回味無窮,這就是“手不釋卷”的由來。當你讀了一定量的書以后,你會發現你感興趣的東西越來越多,會發現自身的不足,會對很多方面產生探究一番的興趣,會更有目的性地去看書。這其實是一個知識不斷積累、梳理的過程、一個查缺補漏的過程。這么看來,選一本能夠幫助你培養習慣又契合興趣的書有多么重要。
讀書在精不在多。讀再多的書而無所得,終究和沒讀一樣,或許這就是“讀完一本書哪怕記得一句話”的初衷。當然,我們要盡可能的得到更多,學到更多,去指導我們的實踐,這才是讀書的宗旨。否則,這真就是讀死書,成了我們都憎恨的“書呆子”。
一本好書真的能使人嬉笑怒罵于言表,遙想當年,睡在我下鋪的兄弟熄燈后讀書笑得花枝亂顫的情景我久久不能忘懷;一本好書真的會使你愛不釋手,流連忘返,讓你挑燈讀至深夜。
業已子時,皓月當空,四下無人,頗想吟詩一首,又怕貽笑大方,遂作罷。忽的想起不知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話——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
■金橋煤礦 梁浩然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