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崗來到金橋煤礦已三年有余,細數這三年的點點滴滴,看著自己的變化:掙扎、挫敗、努力、堅持、感動、幸福……包裹著汗水、淚水,堅定的走著每一步。我堅信不管遇到什么事,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第一年,我學會了活在當下,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那時剛轉崗的我是迷茫的、彷徨的、失落的……面對新的工作環境、新工作的節奏,工作強度壓的我一度喘不過氣,埋怨過,也偷偷哭過。感慨命運的不公,這樣的事為什么會讓我遇到,每天滿滿的負能量包裹著自己,在家人朋友同事面前都是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樣子,想想那時的我肯定給他們帶來很多困擾。記得18年的夏天,我在回家班車的路上翻閱著手機,班群里發來幾條消息,他們還在為工作探討著,礦交給我們一個艱巨的任務,維修綜掘機,那時誰也沒有維修過這種大型設備,從剛開始翻閱大量資料,請教維修過的老師,一遍遍的去實驗,反反復復去鉆研,最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當綜掘機在我們廠房通上電,截割頭擺動、履帶滾動的那一刻,全班雀躍、欣喜若狂,我們成功了!那種成就感,那種通過雙手努力得來的幸福感,真真切切的感動了我。從那以后我明白了,幸福不是外在的物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在家人的關懷下,朋友的不離不棄下,在同事的激勵下,那個樂觀開朗愛笑的我,又回來了。
第二年,我學會了積極進取,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是一名行車司機,不開行車時也會在廠里維修設備,這一年,我的行車技術在不斷提升,每次我開行車他們都會說上一句“車開的真穩。”我最喜歡的一句夸贊是偷偷聽見班長向別人夸我“行車就如同曼麗的另外一雙手”。這一句話就讓我的心里美開了花,每次開行車,這句話都會不自覺的跳出來,告訴我,穩一點,再穩一點!
19年初礦組織演講比賽,我抱著試試的態度也報了名,報了名以后就后悔了,在兩個星期內完成稿件以及脫稿,對未參加過演講的我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打了退堂鼓。跟廠長說我不想去了,這個任務我完成不了,到時候在臺上忘詞太丟人。廠長不停地給我打氣,說相信自己你肯定沒問題,然后又說名字已經報上去了不能不去,不管成績好不好,回來大家列隊鼓掌歡迎你……就這樣我只好硬著頭皮往前沖,稿子寫好之后就白天也背晚上也背,然后就有了我第一次在眾人面前的演講,拿了三等獎的成績。當我捧著證書的時候,激動不已,心里夸自己“干啥都行,你可真棒!”自信心也因此暴漲。后來又參加了集團公司的演講比賽,也拿到了三等獎。后來又成為集團公司宣講團的一名宣講員,越來越知道了演講的意義,也越來越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跟著其他宣講員學習了很多。演講的經歷教會了我,要勇于嘗試,否則你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量。
第三年我學會堅守初心,堅守我的“幸福煤礦+”。
我們夫妻倆都是煤礦工人,忙碌有時讓我們也會忽略家人的感受。有一次孩子學校開家長會,要求必須爸爸媽媽參加,當時我因為趕一批急件不能脫身,問孩子爸爸,他因值班也去不了,打電話給女兒,能不能跟老師說就讓奶奶去一次。電話那頭的女兒略帶哭腔的跟我說,老師說了必須爸爸媽媽去,要不就罰站。聽到女兒的委屈,我也火了,打電話給老公邊哭邊發脾氣……正好廠長路過,拉著我問怎么了,說我“有事你得說話啊,發脾氣有用嗎?誰還沒有個特殊情況啊,你說出來,大家一起想辦法”。幾個同事三下五除二把我的活分完了,還催我趕快回家!我當時激動的不知說什么好。回到家女兒也是高興得不行,抱住我跟我說媽媽你真好。雖說是看著孩子的笑臉,但我心里是酸酸的,光忙于工作,卻忽視了自己身為人母的職責,幸好有一幫貼心的好同事。從那以后,我更注意協調好家庭和工作的輕重緩急,堅守我的大家庭和小家庭雙平衡。
三年的時光,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有時候,不算日子,我覺得三年前的事就像昨天發生的。有時候,算算日子,又覺得來機修廠之前的日子已經恍若隔世。歲月可能無聲,但成長一定有痕。隔著這近1000個日日夜夜,我想,初踏入車間的我一定沒想到,會有這么多精彩的故事發生,會有這么鮮明的蛻變發生,會遇到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嶄新的“我”。
當“我的三年”遇到“金橋的三年”,就是一個個的“小我”融入“大我”溫暖的漩渦,匯聚成在“中國夢”“能源夢”“發展夢”中奔流的浪潮。在人生海海中,我要尋找那最美的浪花一朵。
■金橋煤礦 卓曼麗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