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集團公司《關于征集集團公司及各企業老照片、老物件的通知》后,我一下子就把母親的這張老照片拿來參加活動。照片是1991年7月份拍的,也就是建黨70周年的時候,當時的落陵煤礦黨委舉辦了黨史黨建知識競賽,母親作為職工醫院代表隊的一員參賽,獲得了集體第二名,三名參賽隊員手捧著獎狀拍下了這張照片。照片上的母親目光堅定自信,眉宇間透露著喜悅和自豪,她當時擔任著醫院副院長的職務,大家都親切的喊她“張院長”。
當時的落陵煤礦職工醫院也對外接診,規模相當于現在的社區醫院,具備普通檢查和小型手術的能力,周邊十里八鄉的村民都來就診。特別是農忙時節,一些村民藥物中毒時這里就成了就醫首選。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母親時時刻刻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對工作一絲不茍,一切都以病人為重,只要病人需要,她總是隨叫隨到。那個時候家里還沒有電話,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醫院的同事在我家大門外喊一嗓子“張院長,來急病號了,快去看看吧!”她總是急匆匆的就趕往醫院了,一熬就是一宿。那時的我被攪了好夢,心里總是很不高興,但后來聽到十里八鄉的人都夸贊母親把好多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真是個好大夫!我理解了母親,并以母親是救死扶傷的大夫而倍感自豪。我問她:“你怎么這么厲害,救了那么多人?”她告訴我,“救人一刻都不能等,把人救回來靠的不僅僅是醫術,更重要的是靠搶時間,靠沉著冷靜、緊盯緊靠,咱不論干什么事,高度負責、忠于職守都是第一位的!”她的這句話深深的影響著我,是啊!要想把工作干好,專業技能要過硬,認真負責、一絲不茍、不計得失、無私奉獻的工作態度更要過硬。每當我工作中有懈怠情緒,母親的諄諄教導就會在耳旁響起。
時間轉眼來到了2021年,迎來了黨的百年華誕,濟寧能源人風雨兼程51載,從1970年建礦的落陵小煤窯到現在的濟寧能源,從單一煤炭產業發展到現在的“煤電、港航物流、制造業、服務業”四大板塊,成了位列中國煤炭行業50強第42位、能源行業500強第208位的大集團,華麗變身的背后靠的不正是千千萬萬個像母親這樣盡忠職守的老落陵人、濟寧能源人,靠的不正是“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厚德致遠”的落陵精神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十四五的宏偉藍圖已鋪開,沖鋒的號角再吹響,從全面轉型升級到高質量發展是一條艱難坎坷、布滿荊棘的艱辛之路,更是一條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只要我們有信心、有力量,胸懷使命和擔當,從自身做起,做思想過硬、技能過硬、高效創新的好員工,我們的宏偉藍圖就一定會實現!
█運河煤礦 孔令梅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