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們還住在胡同的時候,大約也是這個時節,天氣漸漸轉涼,胡同里左鄰右舍紛紛端著洗衣服般大的盆,盆里擱著面粉、雞蛋、芝麻和五仁餡,嬉笑著趕往制作月餅的作坊,我們俗稱“打月餅”。
我家的月餅都是奶奶親手包的,我問奶奶為啥不去作坊“打月餅”,奶奶說,自己家做雖然麻煩些,但是吃起來有自己家的味道。奶奶會提前把月餅模子拿出來洗凈,模子上雕有吉祥字樣和龍鳳呈祥的圖案,一個做五仁餡月餅,一個做豆沙餡月餅。
我家住在北方,是京式月餅的傳統做法。
清早,奶奶準備好小麥粉、葵花籽油、白砂糖、雞蛋、小蘇打,放入適量的水,活好面,揉成光滑的團兒放入面盆中蓋好。又將準備好的瓜子仁、花生仁、芝麻、冰糖用搟面杖搗碎再加入葡萄干和青紅絲等拌成餡。取出面團揉勻,分成大小均等的劑子,拿一個小劑子壓扁,搟成餅狀加餡捏好放進模子里按平,再將月餅反磕在案板上,美美的圖紋就鑲嵌在了月餅上,一個個、一排排擺放好。
胡同里的鄰居也來幫忙,我也跟著湊熱鬧,時不時的偷嘗口餡,香甜香甜。奶奶把擺放好的月餅送去作坊烘烤,烤好端回來,我說先吃一個,奶奶就是不肯。她小心翼翼拿起月餅把盤子擺滿放好,捧著敬天、彎腰謝地,感恩我們有這樣的好日子。然后,拿一個給我吃,端兩盤給街坊鄰里。等月餅涼了些,取出個瓷壇子,最下面放幾個洗干凈的紅蘋果,把月餅一層層整齊碼放在蘋果上,這樣儲存的月餅能吃到過大年。
到了中秋那天,奶奶才肯端出月餅、西瓜、蘋果,全家人其樂融融的一起品嘗。
█朱家峁煤礦 楊舒然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