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末出生的我,小時候正處于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生活不太富裕,生活只是黑白色,吃穿比上一輩強了很多。看著黑白電視,吃著一毛錢的冰棒,幸福感就會爆棚。上學后,也出現過煩惱。有一次考試,考得不理想,心里很抑郁。父母樸實地告知我,讀書的日子是苦的,只有讀好書,才能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至今這句話還長繞耳邊,也成為一筆寶貴的財富,這也算是憶苦思甜。
干凈做人,踏實做事,是老一輩人教育我們的為人處世道理。父母就是孩子們的一面鏡子,優秀的習慣是慢慢培養出來的。從懂事時父母就時刻叮囑我們,為人要勤奮上進,腳踏實地,不要貪多求快。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在地里摘棉花,為了能夠早休息,本應一點點地揪出棉團,我卻想偷工減料,只追求速度,不追求質量,只揪上面開得最大的,下面就懶得揪了。于是,父親發現后,說:“累了就休息,不要偷懶磨滑。”那時,我慚愧地低下了頭。
現在我已成家立業,對家庭有一份責任和擔當,一家人其樂融融,是讓我感到幸運的事;對企業也要有一份責任和擔當,視企如家,為企業拼搏奮斗,兢兢業業的工作。作為企業職工,“視企如家”是一種職業道德、一種從業責任,一項光榮使命。一個人只有深愛自己的崗位,把愛崗敬業當成一種信仰,才會為之不斷奮斗。當我們把企業真正當成家時,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現工作也變得輕松許多,自己的付出也就會凸顯出不同的意義。
走過的路,無論是辣是甜,是酸是苦,都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人如此,國家亦如此。在黨的領導下,經歷百年的浴血奮斗和砥礪前行,我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正帶領中華兒女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上。在以后的日子,我們要心有信仰,行有力量,春暖花開,在自己所從事的崗位上努力工作,多一些責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上進心,少一些懶惰。敬業奉獻,在一代傳一代的優良家風中崇廉敬潔,樹立好清風正氣,延續給孩子們講述上一代和我們這代的家風故事,讓家風發揚光大,讓愛傳遞。
■物貿事業部 薛小冬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