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我家院墻和房子的夾道里有一顆高大的榆樹,它長得很高,高過了我家的三間石頭房子,樹冠很大,大到幾乎遮住了房子的一半。媽媽在榆樹的下面用磚壘了兩口鍋做飯,這棵榆樹就是我們天然的廚房。
每年的清明節前后,榆葉和榆錢幾乎同時長出,那一串串嫩黃的榆錢掛在樹枝上,隨著風兒搖頭晃腦,似乎在像我招手。我最饞這東西了,每次榆錢剛冒出來,就央求媽媽摘了給我吃。剛剛摘下來的榆錢不洗就塞進嘴里,嚼的滿嘴綠色的汁液,還有淡淡的青香,甜絲絲的甚是好吃。
媽媽把采摘下來的榆錢摘洗干凈,用熱水燙一下,和玉米面白面摻和到一起,加點油和鹽,揉搓均勻捏成饅頭的形狀,再在下面捏出一個洞,做成窩頭,然后把它放到榆樹下面的大鍋里蒸上二十分鐘左右。我一邊幫媽媽拉風箱,一邊陶醉在從鍋蓋縫隙里冒出來的清香里,我的鼻孔、胸腔里都充滿了那誘人的香味,口水也快忍不住了。二十分鐘好漫長啊!好不容易熬到出鍋,媽媽把鍋蓋揭開的瞬間,一股熱氣和香氣撲面而來,口水再也忍不住了。媽媽剛用筷子把饅頭夾到筐子里,我的手就不由得伸了過去,盡管燙的我齜牙咧嘴,兩只手不停的將饅頭倒騰過來,倒騰過去。輕輕地掰下一小塊饅頭放進嘴里,面香的醇厚,榆錢的清香充滿了口腔,伴隨著口水一下子吞進了肚子里,真是唇齒留香,令人回味無窮,我一次能吃三四個。
媽媽還用榆錢做咸糊涂,鍋里加水,放少許豆扁,花生,水燒開以后,將麥糝倒入,再次燒開,把燙好的榆錢放入鍋里,鍋里的顏色黃黃綠綠,讓人食欲大增,最后放點鹽調味,等鍋底下的火慢慢熄滅,糊涂也就熬好了。盛上一碗,清香撲鼻而來,喝上一口,榆錢滑滑嫩嫩,花生和豆扁軟軟糯糯,那香味至今令我難忘。
榆錢還可以烙餅、做餡、炸醬等,也可以在晴天把它燙完瀝干水分曬干,放到冬天吃。那時候我只知道榆錢有解饞充饑的作用,不知道榆錢還有殺蟲消腫、止咳化痰、安神助眠、健益脾胃、補鈣補鐵、降血糖、膽固醇等作用和功效。
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到外地求學,離開了家鄉,尤其是工作以后,很少有機會再吃到香噴噴的榆錢了,但每次回到家鄉,總忍不住抬頭看看那棵老榆樹,想一想它帶給我的快樂童年。
■安居煤礦 李文靜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