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帶著孩子回老家,田間地頭,一眼望去,黃澄澄的麥浪,像平鋪了一地金子。金黃的小麥又到了豐收的季節,不禁想起年少時跟隨父母一起忙碌的場景。
小時候,望著金燦燦的麥浪翻滾,聞著空氣中彌漫著的麥子清香,真是一件歡快愉悅的事。
到了節氣之后的小麥可謂是一天一個樣,收晚了的麥粒就會掉在地里。收麥在那時是件大事,意味著全家一年的食糧。
依稀記得小時候收麥節氣時,天剛蒙蒙亮,父親就老早帶著全家人去割麥子。割麥、捆麥、裝車和運輸,都要耗費很大的體力。從早上一直干到中午,累了就在地頭坐一會,躺一會兒,餓了就吃點自備的干糧。
由于那時還小,我只能在麥地里來回穿梭,拾起掉落的麥穗,雖然天氣很熱,可姐姐們總是把自己武裝的嚴嚴實實,就怕一不小心被麥芒刺到。母親時常給我們說:“你們多拾一籃麥穗,我們以后的食糧里就會多幾個白饃饃,拾得越多白饃就越多。”就這樣,我們干的別提有多帶勁,就為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吃幾個白面饃。
那時候我記得最開心的事就是吃過晚飯后,和父親去麥場“看場”了。“看場”不是為了防賊,而是為了防雨。若夜里有雷雨,父親就要及時用塑料布遮蓋麥堆,保護彌足珍貴的糧食。幾個小伙伴在麥場里,肆無忌憚地奔跑,在麥場里“撒潑打滾”,釋放著這一天收麥的勞累,跑累了就坐在父親身旁聽長輩們在那里講故事。現在回憶起來,還別有一番滋味。
次日,收完麥子之后就要開始忙碌,將麥子均勻地攤開晾曬,父親牽起拉著“轱轆”的牲口,沿著麥場一圈一圈地來回碾壓。然后再把碾好的麥子秸稈和麥殼、麥粒進行分離。忙完休息的時候,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喝水,只有父親時不時注視著樹梢。只要樹梢稍有擺動,父親便迅速鏟起麥粒揚到空中。在陽光的照射下,一顆顆飽滿的麥粒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想想那時的我也就和現在兒子的年齡這般大小。時過境遷,時代的發展已經讓如今的農民再也不用鐮刀收麥子了,機械化收割就能把干凈的麥粒晾曬到平整寬敞的水泥路面上。鄉親們日子好了,白面饃饃也不再奢侈,兒時的麥場,如今只留下數不清的回憶與鄉愁。
■運河煤礦 任磊磊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