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古時十里路叫長亭,五里路叫短亭。古代的驛道,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個亭子,是為了讓人路人歇腳后繼續趕路。停,“人”和“亭”靠在一起,在“停”中補充體力、蓄積精神,讓后面的路走得更輕松、更快捷。停,是為了更好地走下去。
古語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停下,不是庸者之姿,而是智者之態。
回家路上遇到突如其來的大雨,阻斷了行程,打亂了安排,與其抱怨這場大雨來的不是時候,不如把車停在空曠的位置,靜靜的聆聽雨水敲打車窗的聲音,欣賞早已被自己忽略掉的雨中景色。停下,是為不再停下;一時的安靜,是為了更加精彩。孩子的教育方式、家庭關系的維系、事業的瓶頸、年齡的危機、本領的恐慌……很多時候,我們出現焦慮或是煩躁,就是對當下自己狀態的不滿意,只顧埋頭往前走,失去對周圍變化的感知能力,混亂了自己的生活。
陀螺旋轉再久,終會停下來;彈簧一直緊繃,遲早會失去彈性。一直的高頻運轉,有時并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需要不停地向前,也需要適當地停下來,給自己蓄能。唯有讓自己不斷地充值、儲備能量,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更強大,才能面對所有的挑戰。
有微雨的清晨,也有暖和的午后;有燦爛的黃昏,也有流星的夜晚。適當停下來,并不妨礙我們的進程,是為了整裝待發,更好的奔赴下一趟旅程。
■安居煤礦 孔杰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