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患險于明火,安全重在防范,煤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是重點。隱患根據致害的損害程度可分為重大隱患和一般隱患,重大隱患如同是“老虎”,一般隱患好比是“蒼蠅”,煤礦隱患排查治理,既要打“老虎”,更要拍“蒼蠅”。
“老虎”涉及的均是水、火、瓦斯、頂板、煤塵等重大致害因素,具有危害性強、危險性大、難管理的特點。“老虎”是煤礦企業安全管理的難點,也是各級各部門安全檢查關注的重點,與“蒼蠅”這類一般隱患相比,關注和重視程度高,企業對此一般都建立有重大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定期向上級部門匯報治理情況,治理完畢還要銷號閉合,上級部門對“老虎”這類重大隱患也比較重視,實行掛牌督辦制度,定期跟蹤督導,在安全檢查時,把其作為重點檢查對象。
相比之下,“蒼蠅”這類隱患致害性小,隱蔽性強,不易被人發現,即使發現也容易被人忽略,不被引起重視,但是,越是蒼蠅”這樣微不足道的小隱患越難落實,難排除。因為,這類隱患像蒼蠅一樣有著特別強盛的孳生能力,打而不死,滅而又生,只要有相應的溫度和條件,就可以大量繁殖,而且,如果像“蒼蠅”這類隱患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就可能衍變成吃人的“老虎”,到那時在打恐怕就為時已晚。
工作中,我們對“老虎”比較重視,而對“蒼蠅”容易忽視,在隱患排查過程之中,部分檢查人員認為小隱患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一提,提了也不能顯示自己的專業水平,而部分被查單位認為,這點小隱患都當事提出來,這不是“吹毛求疵”,“雞蛋里挑骨頭”嗎?但是,禍患常起于忽微,針眼大的窟窿能透斗大的風,仔細分析今年來省內發生五起煤礦事故,起因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問題、小隱患,正是這些小問題、小隱患長期得不到重視,使“蒼蠅”變成了“老虎”,最終“養虎為患”釀成了大事故。
煤礦安全生產,要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始終保持嚴打的高壓態勢,既要堅持打“老虎”,又要不厭其煩的拍“蒼蠅”,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織牢織密安全防護網,才能防患于未然,實現礦井的長治久安。
(運河煤礦 郭長龍)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