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以來,一場突如其來而又持久不退的煤市“寒冬”迫使全國煤炭市場出現重大逆轉,整個煤炭行業陷入了生死抉擇的窘迫境地。我們這些有著幾十年輝煌歷程的煤炭企業,也再一次被推向了搏擊市場的風口浪尖。伴隨著煤炭價格下跌、礦井資源儲量萎縮、經濟效益下滑,我們的企業也在行業萎靡不振的低谷中迎來最為嚴峻的考驗。這種考驗既是對企業生產水平、管理能力的考驗,也是對企業職工精神毅力的考驗。經受住了,我們便可在行業周期的循環中迎來“春暖花開”的季節,否則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無情地淘汰和拋棄。
復雜嚴峻的挑戰面前,是苦練內功、化危為機,還是等靠要熬、被動應對?集團公司和礦領導班子給出的答案是:依靠改革突破、管理創新、深挖內部潛力,努力在砥礪進取中趟出一條逆勢奮進的新路子。一場與市場危機博弈,與困難挫折較量的攻堅戰已然打響。在這場關系著企業前途、職工命運的戰斗中,集團公司和礦領導班子頂住各種內外部壓力,堅持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到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不斷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上,想法設法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提高職工生活水平。通過強化管控,節支降耗,向內部管理要效益;通過雙增雙節,雙改雙升,向科學調配要效益;通過陜西百吉項目、魚臺雙合煤礦順利托管,魯泰物流公司資產重組,向資源開發、轉型發展要效益……面對效益和安全的雙重壓力,領導集體帶領和組織廣大干部職工承壓奮進、務實作為,保持了企業整體穩定發展。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作為一家之主的領導班子可以說已是盡職盡力。但一個企業的振興發展,不單單是領導班子的使命,也是我們每一名員工應當肩負的責任。因為,如果只依靠領導班子殫精竭慮、鞠躬盡瘁,而我們職工漠不關心、小富即安甚至無畏內耗,那么任誰也無法將一盤散沙筑成高樓。那么,面對我們賴以生存的企業、我們榮辱與共的共同體,作為其中一員的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認真想想吧,面對空前嚴峻的市場形勢,我們的企業要維持生產、保證職工生活,方方面面都需要錢;幾千、幾萬名職工要吃飯、要養家糊口,也都需要錢,企業生存發展的壓力之巨大可想而知。特別是現今,一些舊的機制體制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成為制約企業前進的桎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改革勢在必行!在這個與市場搏擊的戰場上,我們除了動真碰硬、攻堅克難、強勢突圍,沒有其他選擇,沒有任何退路!雖然發展的道路布滿了艱辛,改革的征程伴隨著陣痛,但我們必須要轉變觀念,調整思路,團結一心,積極擁護。因為只有改革發展才會看到希望,只有改革發展才是我們的唯一出路!恢宏壯觀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動輒幾千人的大型表演讓世界認識了中國,讓中國走向了世界。這種震撼人心的美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大家的齊心協力、互相配合和對統一指揮的堅決執行。如果失去了統一指揮,失去了協作精神,幾千人各行其是,那將會是怎樣一種場面?所以,我們一定牢固樹立“上下一盤棋”的信念,緊緊團結在領導班子周圍,聽從指揮,服從命令,在共同之美的基礎上展現自身之美,創造自身價值。
有這樣一句話“人要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著,好好活著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從中可知,生命的意義在于活著,那么活著的意義又是什么呢?當然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答案只有兩個字,奉獻!沒有奉獻,談何索取?愛崗敬業不是一句口頭表白,而是真真切切的行動,是一顆對工作充滿熱愛的心。在我們工人隊伍中也涌現了很多聞名全國的先進人物和事跡,遠的如王進喜、傅海泉等就毋庸再談了,近的如包起帆、徐虎。包起帆,18歲那年進入上海港當了一名裝卸工,在這個艱苦的崗位上他自學知識、鉆研業務,嘗遍失敗、艱辛,終于和同事們創造出木材抓斗,填補了國際港口裝卸工具的一項空白。之后的30多年,他先后完成了70多項革新發明,并把多項技術推廣到全國數百個港口和冶金、建筑等單位,大大提高了這些單位的經濟效益。他被譽為“抓斗大王”;徐虎,是一名普通的水電修理工,他被群眾譽為“晚上19點鐘的太陽”。1985年,徐虎發現居民下班以后正是用水用電高峰,也是故障高發時間。于是,他就在轄區內掛出了“水電急修特約報修箱”,每天晚上19時開箱,投入修理。從此,晚上19時,成了徐虎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時間概念。10多年里,他每天都會準時背上工具包,騎上自行車,按著報修單上的地址,走了一家又一家,從未失信過用戶。他們的崗位和我們一樣平凡,從世俗的角度看,一個裝卸工,一個水電工,可是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放射出了萬丈光芒,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也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尊敬,這是為什么?因為他們都在努力奉獻,時刻都在想著如何奉獻于集體,如何奉獻于社會。他們的成功不是來自刻意索取,恰恰來自無私奉獻!
有很多家庭,夫妻兩人甚至更多親人都在我們同一個企業工作,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個家庭的生活水平。企業的穩定發展維持著家庭的幸福和諧。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好自身的價值,無數個平凡就成了偉大,無數個普通就成了非常,就能重樹我們大家庭的輝煌,延續小家庭的富足!
事到萬難須拼搏,背水一戰能求生。作為一個企業,我們不需要那種只能“同甘”卻不能“共苦”的職工;作為一個家庭,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個能夠支撐家庭、為家庭無私奉獻的頂梁柱。我們相信企業的低谷,不會是永遠的,只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團結奮進、無私奉獻、共克難關,就一定能創造出屬于我們的明媚春天!
(太平煤礦 孟苗)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