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實踐和創新的關系
題記:學習魯泰煤業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有感于生產實踐與創新的密切關系,作此文。
什么是創新呢?我認為創新是熔責任、勇氣、方法、態度、精神于一爐的實踐,概括地講就是繼承前人又不因循守舊;借鑒別人,又有所獨創;努力做到觀察形勢有新視角,推進工作有新思路,解決問題有新辦法,科技研發有新舉措,使各項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發展的動力。沒有了創新或者創新力度不夠,思想就會僵化,迷信就要盛行,庸俗之風就要泛濫,技術就要落后,我們的事業就要毀于一旦。
創新包括很多方面:有制度創新、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工作方法創新等,但是不論哪一種創新成果都是在客觀事物的基礎上,經過人們用智慧去改造甚至是創造、發展而來的。創新是是舊事物的消亡,新事物產生的過程,創新的結果就是要淘汰落后的人和物。創新的根源在于社會實踐,創新的依據在于科學原理,創新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環境。我認為這是任何創新行為必須遵循的客觀原則和最終歸宿,違背了這些原則和最終歸宿,僅僅認為自己掌握了部分理論知識,但缺乏工作熱情,要么在那里自吹自擂、裝腔作勢來嚇人;要么閉門造車、浮在表面;這些人都搞不出什么創新成果來,即使搞些花里胡俏的作秀小門道,經不起實踐的檢驗,也是不能長久的。要牢記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創新既具有理論性又具有實踐性,尤其是實踐性對創新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列寧說過:“實踐高于理論的認識,因為它不但具有普遍的品格而且還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實踐雖然重要但是我并不反對或淡化理論在創新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理論是前人實踐的總結,實踐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實踐,而不是純粹的、盲目的“實踐”。認識不到這點就容易走上“唯實踐論”的道路,這就違背了認識客觀世界的基本規律,如果不在腦海中徹底肅清這種觀點,在現實工作中就會四處碰壁。
實踐與創新之間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呢?一言以蔽之:實踐是創新的根源、根本。社會實踐活動為創新提供了大量的基礎素材,對這些鮮活生動的素材進行深入地分析研究,久而久之就會從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這就為創新準備好了物質基礎。唯物主義辯證法認為:一切創新活動都離不開客觀物質的存在。正是說明了這一點。
要想在生產實踐中實現創新,必須具備一些重要條件,其一:創新者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功底。理論相當于航海者的羅盤指南針,它指明了創新工作的方向,使創新工作有據可依,使我們能夠準確地把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有了科學理論作指導,我們就不會做一些徒勞無功的事情,就不會鬧出誓死發明“永動機”的笑話。作為一名產業工人,更要重視專業理論學習,因為學習是一個人的真正看家本領、第一長處、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的一切都是學習的結果、學習的恩澤,創新也是學習的恩澤。邊學習邊實踐,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能事事靠經驗,否則不但不能夠創新,還會在“唯經驗論”的誤導下,惹出大亂子,許多血淋淋的生產事故都是過于相信經驗造成的。
其二:認真觀察,做個有心人。中國有句格言說得好:常有所疑———創新的發端,勇于破疑——創新的能源。從常見的、普遍的、重復出現的事物和現象中總結規律,這是一個重要的方法,其中勇于質疑、善于觀察則是不斷創新、有所創造的源泉。工業實踐中存在大量的生產資料、生產設備、工藝指標等,我們要對這些素材認真觀察研究,對技術參數認真琢磨,找出設計優勢,找出制約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的瓶頸。對于工藝系統要常有疑問,要對如何解決疑問而不停地專研,借助網絡、書籍等各種資源,總之不解惑絕不收兵。對于工藝運行情況不泛泛地停留在定性研究上,養成定量研究問題的好習慣,用實實在在的原始數據來說明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其三:解放思想,敢于打破傳統觀念。解放思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人的思想容易受到傳統的禁錮。許多人認為傳統的即是完美的;還有一部分人是安于現狀、混日子,不愿意也不敢打破常規,整天文恬武嬉、飽食終日、不思進取,總想:能夠維持組織現狀就行了。結果連現狀也維持不了。創新者必須完全摒棄這些消極思想,明確攻關方向,放下包袱、開動機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敢于打破傳統,傳統雖好,要讓其好上加好。創新者必須保持一股沖勁、闖勁、韌勁,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寬廣胸懷與氣度開拓創新,這樣才能爭創一流的工作水平和業績,在偉大時代的實踐中不斷有所發明、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具備了上述條件,在經過一系列周密的科學論證后,創新者就要拿起“手術刀”,對一些舊制度、舊理念、舊工藝舊設備進行改造,該增的增,該減的減,該整合的整合,該淘汰的淘汰,徹底給腦袋洗洗澡,將保守思想扔到太平洋去。歷史發展已經證明,核心技術不可能從別人那里買來,核心競爭力不可能從別人那里得到,要想在市場競爭中不受制于人,唯有自主創新,否則死路一條。然而,創新者要么像商鞅一樣身首異處;要么像袁隆平一樣譽滿全球。創新者代表著希望、代表著光明和進步,雖百死而不回頭,以一種大無畏的變革精神去勇于實踐,勇于與落后的舊事物割袍斷義,將光輝事業推向前進!
(金威煤電 常剛)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