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慧 康巖
2020年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表彰名單已公布,汶上義橋煤礦有限責任公司掘一工區區長徐衍民上榜。在井下,他認真負責、積極創新,不斷提高掘進效率,保障煤礦的生產接續工作。在井上,他與職工親如兄弟,為企業打造了一支敢打、敢拼、攻堅克難、團結奮進爭創一流的過硬掘進施工隊伍。
掘進工作,創新先行
他盡全力保障安全生產
28日,在位于汶上縣的濟寧能源義橋煤礦,記者見到了掘一工區區長徐衍民。最近正在緊抓3個工作面的掘進作業,徐衍民和工區黨支部書記實行“對點交接班”,確保一天24小時有管理人員在崗,在井下的施工現場,指揮生產工作。
“打個形象的比喻,馬路修好后各種各樣的車輛才可以在馬路行駛、運輸,我們的井下掘進工作也是如此,打通巷道后,采煤工作才可以開展。”徐衍民形象地向記者介紹著自己的工作,穿過層層巖石,一條巷道慢慢向前方延伸。與此同時,管道、軌道的鋪設工作也在進行。深知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感,徐衍民對自己的工作要求越發嚴格和細致。
“2019年對自己來說刻骨銘心,是最有挑戰性的一年,也是自己收獲最為豐富的一年。”回望自己30年的工作時光,徐衍民感慨道,3307工作面軌道順槽的掘進工作帶來的挑戰讓自己收獲良多。在掘進過程中,大大小小斷層近20條,最大斷層落差約8米。綜掘機掘進坡度最大在20°,現場坡度遠遠大于綜掘機工作角度,現場情況讓徐衍民頭痛不已。
“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采用打眼放炮的掘進工藝,但需要撤下綜掘機。”徐衍民說,撤下綜掘機最快需要5天,重新安裝也需要7天,近半月的時間讓徐衍民不忍浪費,當下徐衍民決定改進方法。“經過不斷嘗試,通過掘進機、耙裝機的緊密配合,巧用巖石鋪墊,不多久施工就能繼續進行了。”回想起當時的情況,徐衍民忍不住激動起來,實驗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掘進效率,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煤礦的生產接續工作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工作中率先垂范
與123名職工親如兄弟
“井下的材料設備都是咱們的血汗錢。”無論是在井下還是在班前會上,這是徐衍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2019年11月,徐衍民撿了一把“錨桿帽”帶到了迎頭,當時負責鋪設上部車場的苑賢峰也看到了這一幕。
在隨后的鋪道過程中,苑賢峰總會把原來起道時扭彎的道釘砸直再用。“你看咱們徐區長連掉在地上的‘錨桿帽’都撿起來用,這彎道釘只是起道時弄彎了,不影響使用,還是可以繼續利用的。”當有人問及時,苑賢峰如是說。在潛移默化中,徐衍民不斷發揮在職工中的帶頭作用。
“工區的123名職工都是我們的兄弟,絕不能讓他們受委屈。”徐衍民說道,30年來的一線工作經歷,讓他深知掘進工人的苦與累,結合多年的管理經驗,徐衍民摸索出一套“以和諧促生產”的管理模式。對于工區安全管理,他始終抓牢一個“嚴”字;對職工管理,做好一個“暖”字。
“只有給職工一個寬松、舒心、和諧、以人為本的工作環境,才能讓職工帶著好心情干出標準活、漂亮活。”徐衍民補充說,他更堅信只有愉悅的心情才能催生出最大的工作動力。
通過不斷加強區隊文化宣傳,現在在掘一工區,逐步形成了以“風鉆”、"單體”和“三不相信”為主題的掘一工區文化精神,通過區隊文化活動開展,為企業打造了一支敢打、敢拼、攻堅克難、團結奮進爭創一流的過硬掘進施工隊伍。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