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把“我為職工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立足實際、精準施策,探索堅持一核引領、構筑一個共同體、搭建兩個平臺、立足三個聚焦的“1123”工作法,著力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將為職工辦實事的有力舉措和生動實踐轉化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今年1-8月份,濟寧能源及權屬企業領導干部累計走訪職工2000余人次,征集職工思想動態信息卡6263個,歸類匯總、跟蹤解決基層困難事、職工煩心事3659項,辦結率達到100%。
堅持“一核引領” 建強筑牢堡壘
濟寧能源強化黨組織核心引領,發揮頭雁效應,增強組織輻射力,強化機制建設,推進職工群眾利益訴求、安撫情緒、化解矛盾與用心用情用力為職工辦實事解難題相結合,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職工所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強化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和效果,起到了凝心聚力、促進發展的作用。
在發揮頭雁效應上下功夫。領導干部“三個帶頭”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帶頭改作風。開展“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干部作風大整頓活動,聚焦思想、作風、工作、紀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大學習、大查擺、大整頓、大提升,做到思想上共識、行動上共為、紀律上共約、事業上共創。帶頭搞調研。結合“學黨史、轉作風、見行動”主題活動,集團公司黨員領導班子成員圍繞企業改革發展、安全生產、經營管理、雙文明創建等職工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帶頭抓考核。濟寧能源將“我為職工辦實事”落實情況納入企業黨建、文明單位、目標責任書考核,徹底解決責任不清、措施不力、效果不好的問題。以有質量、有效率、有溫度的實事,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
在增強組織輻射力上求突破。創新構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溝通交流、凝聚發展共識、厚植文化情懷、注重權益維護、強化組織保障”“六位一體”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營造“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良好氛圍,以思想的凝聚力調動整個團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強化機制建設上見實效。大力踐行領導干部聯系基層工作機制。集團領導干部帶隊,集團機關10個部室、3個中心全力下沉,包保31家權屬企業,137個基層黨支部,創新實施1+X+1+N工作法。即:一名集團公司領導干部,包保1-2個企業、聯系一個黨支部、包抓N個黨員群眾,打通“中梗阻”、架起“連心橋”。
構筑一個“共同體” 繪就干群“同心圓”
濟寧能源以“四步工作法 五個第一”打造辦實事“共同體”,確保職工訴求件件有回應、有落實,繪就干群“同心圓”。集團公司、各企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督辦、各職能部門主辦、各基層黨支部聯辦、黨員干部帶頭辦機制,充分調動集團公司全部資源,發揮黨組織在辦實事中總攬全局、統一部署、協調各方的功能。依托于“職工思想動態信息卡”,時時開展職工思想動態調查。信息卡填報、處理的過程,也是職工“心事”表達、解決的過程,通過“開放說事、分類理事、明責干事、跟蹤評事”四步工作法,實現“職工心事四步清”,有效解決辦實事、保落實、提質效的難題。
職工填報《職工思想動態信息卡》后,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填報內容分類匯總,確保第一時間受理;對能立即解決的,24小時內轉交責任單位辦理,確保第一時間轉辦;對需要研究解決的,一周內研究制定解決措施,制定印發配檔表,確保第一時間辦結;及時“回頭看”,要求責任單位將訴求辦理情況通過OA進行公示,確保第一時間反饋。對不符合政策要求不予解決的,由支部書記或單位負責人向有關人員做好解釋說明,積極宣解政策、耐心疏導情緒,確保第一時間取得職工理解支持。
搭建“兩個平臺” 提升服務質量
線上平臺聽民聲。運用“多維度”,快速“摸實情”。針對職工訴求愿望,只有快發現、快掌握,才能快反應、快處理。濟寧能源在實行“開放日”、公開電話、建立信箱等常規方式的基礎上,大力推進“互聯網+”技術應用,打造集“公眾號、網站、微信群、QQ群、電子郵箱、OA”為一體的“六聯動”“傳聲筒”溝通平臺。每名黨員聯系3名職工群眾,包保黨員隨時待命,只要職工“下單”,企業隨時“接單”,讓職工享受“信息搜集、信息分解、信息落實、信息辦結”全過程“一站式服務”,有效縮短職工訴求解決時間,真正成為職工排憂解難的“回音壁”,職工建言獻策的“智慧庫”,服務職工的“大窗口”,實現了對職工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和合理訴求愿望的快發現、快掌握、快反應、快處理,有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職工、深入人心。
線下平臺辦實事。濟寧能源從常態聯系、情感聯系入手,以“交心走心”為目的,通過聯系實際建制度、調查摸底建檔案、服務職工解難題為抓手,明確了“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誰去做、做什么、怎么做等要素,使工作有遵循、過程講程序、管理有閉合。研究印發《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關于建立職工思想動態信息卡制度的通知》,借助信息卡的填報和處理,班組“日聯絡”、區隊“周調度”、企業“旬走訪”、集團“月聯絡”工作機制,暢通職工“心事”表達、解決的渠道,確保職工訴求“馬上就辦”。
立足“三個聚焦” 助力高質量發展
聚焦職工“急難愁盼”,各個擊破“難點堵點”。集團公司黨委研究制定《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的若干措施》《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黨委黨史學習教育一把手任務清單》,制定具有企業特色的實踐活動方案,要求集團公司各生產企業圍繞“兩堂一舍”、地面辦公、工廣環境、后勤服務保障等方面,研究確定不少于5項“我為職工辦實事”重點項目工作計劃清單。現已落實下井人員膠靴烘干機、增設通勤班車及優化路線、四六制作業、推行“智能化”礦山建設等各類民生舉措,不斷增強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中大力推行“智能化”礦山建設,讓安全生產有質的變化,讓大量井下工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危險系數高的工作場所中解放出來。截至2021年8月,濟寧能源投資4427萬元率先完成7家煤礦智能化礦山綜合管控平臺建設,累計建成智能化開采工作面25個,煤礦大型機臺和主要系統實現少人化、無人化作業,極大地改善了職工工作環境、降低職工的勞動強度。在黨員領導干部中開展“三個一”活動,今年共收集“三個一”活動信息1152條,安全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治理。
聚焦重點實事項目,關愛職工“立說立行”。加強統籌謀劃、堅持融合推進。通過召開近150次職工座談會、23次企業領導班子專題會議,研究發布集團公司“我為職工辦實事”實踐活動項目,聚焦安全生產環境營造、職業病防治、職工技能素質提升、職工大病醫療補助、關心關愛職工身心健康等職工熱切期盼、關心關注的九大項工程,公布首批205項“我為職工辦實事”項目清單,積極主動為職工辦實事、解難題,確保實踐活動扎實開展、有力推動。事事做實做細做精,件件辦到職工心坎。研究制定“我為職工辦實事 關愛職工身心健康”系列活動,聚焦加大“兩堂一舍”監管力度、落實電子血壓計和“職工關愛箱”配備、開展“健康講座進基層”活動、打造“職工健康小屋”、踐行健康“121”行動、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七大類活動,把企業的人文關懷融入到日常管理中,落實到為職工辦實事的具體實踐中。以落實職工代表巡視制度、一線職工療休養制度、成立文體協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職工生活,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辦到職工心坎上。持續做好做實“春送文化”、“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四送”工作,提升職工的歸屬感、幸福感,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
聚焦“萬眾紅心”志愿服務,踐行國企責任擔當。集團公司從整合資源、健全組織、壯大隊伍著手,努力把基層志愿服務隊伍有效組織起來,打造“萬眾紅心”志愿服務品牌,形成覆蓋多個縣市區的志愿服務網絡,以服務暖民心、聚力量。厚植志愿服務精神,主動作為爭當先鋒。通過開展“我是黨員我先行”活動,打造一批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及志愿服務隊,推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引領創新、助推發展、促進和諧上當先鋒、做表率。4月中旬“萬眾紅心”志愿服務隊100余人集體聯動,共同發力,赴金鄉、汶上、鄒城、安居、兗州等地,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孤寡空巢老人,為他們送去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4月下旬,梁山港志愿服務分隊走進梁山縣趙堌堆鄉丁那里村和張灣村,開展“2021圓夢微心愿·點亮新希望”巾幗脫貧公益活動。5月上旬,“紅蜻蜓”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開展“青春筑夢·愛心勞動”主題活動,為金鄉縣高河街道郭七村的留守兒童送去關愛,展現了國有企業黨員的責任擔當。7月下旬,“萬眾紅心”志愿服務隊走進希望小屋,深入5戶少年兒童家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會診把脈精準發力,心系群眾開出良方。濟寧能源投資2600多萬元解決接管企業歷史遺留問題,為方圓忻居1784戶居民辦理房產證,解決了群眾上房10多年不能辦證的難題,踐行國企社會責任擔當;積極參與共建濟寧市“幸福食堂”。今年8月30日,在濟寧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基金捐贈儀式上,集團公司向“幸福食堂”基金捐贈100萬元,以實際行動促進濟寧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常態化參與“慈心一日捐”“圓夢微心愿、點亮新希望”“共建濟寧希望小屋”“99公益日·春蕾計劃”“消費援疆”等慈善公益活動,累計完成慈善捐贈3225萬元。
■二三里資訊 通訊員 張善斌 徐姍姍
(2021年9月11日刊發)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