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物貿事業部深入推進“16143”營銷品牌打造,堅定1個理念,發揮6種優勢,突出1個保障,建強4種模式,凸顯3項作用,促進“港貿船產建融”協同發展,推動經營改革發展工作結出累累碩果。
堅定1個理念:讓貿易衍生最大效益,做國內領先的供應鏈運營商
以“上控資源、中聯物流、下拓市場”為基本手段,積極推進“協同上下游,貫通產供需”全產業鏈的建立,整合資源,創造增值,為客戶提供供應鏈綜合運營服務。
深度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耕晉陜蒙煤炭基地、運河經濟帶、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區“三大市場”。沿京杭運河、瓦日鐵路密集開展“敲門行動”“拓鏈行動”,與上下游30余家客戶簽訂戰略合作,煤炭貿易增量2200萬噸;在西安、哈爾濱、青島、南京等多地組織召開大型推介會,實現合作貿易額約5.518億元;為市場提供精準及時服務,在鎮江、上海等地布局辦事處,發揮駐外“橋頭堡”作用,成立以來四個月完成貿易量2.2萬噸;圍繞本地高成長性企業開展“濟品濟用”“敲門、串鏈”行動,已合作單位44家;謀篇國際市場,國際貿易首單業務落地,11月9日58噸金鄉優質大蒜,成功起運發往越南卡萊港,為來年開展國際貿易奠定了基礎。
發揮6種優勢:為客戶提供物流、金融、采購、平臺4項增值服務
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優勢,高度重視黨建工作,積極推進黨建和經營發展工作深度融合。深入推進“勤簡精誠廉”特色黨建品牌建設,通過領導干部以上率下、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干部職工間廣泛培育勤、簡、精、誠、廉核心品格,激發起干部職工干事創業昂揚激情,為濟能物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匯聚起深遠磅礴發展動力。
充分發揮濟寧能源政策優勢,實現了對采購、物貿、金融、物流4大板塊的“六統一”管理。實現了對各礦運銷、各港口商貿公司統一業務考核,人員調配;建立了物貿“資金池”,實現了對濟寧能源權屬21家企業貿易資金的統籌管理;將營銷戰線確定為集團公司“三個一線”之一,暢通營銷人才引進渠道,在職務晉升方面單辟通道,制定激勵政策,收入分配向營銷一線傾斜。營銷隊伍活力得到高度激發,高素質業務團隊加速形成。
充分發揮自有港航物流優勢,濟寧能源現運營梁山港、龍拱港等內河港口6家,吞吐能力3300萬噸/年以上。擁有國內首條LNG單燃料內河運輸船、內河集裝箱運輸船舶等2000余艘。2022年集裝箱運營能力預計3.5萬標箱,2023年將達到10萬標箱。大力實施“進江、聯海、向陸”戰略,與上海泛亞、浙江興港等多家干線船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13家內河、長江、沿海集裝箱港口簽訂了合作協議,實現了“鐘擺式”運輸。助推濟寧港口吞吐量躍居山東省第5位。物流貿易網絡覆蓋12個省份40多個城市,開通了濟寧到越南胡志明市外貿集裝箱航線。提升了濟寧港航市場競爭力。
充分發揮自有金融賦能優勢,旗下金融板塊由山東融匯物鏈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構成。大力實施“產融協同促發展 服務實體促經濟”金融品牌戰略,將金融產品嵌入到貿易流程各環節,研發了10余種金融產品,產業協同及金融賦能優勢進一步凸顯,累計實現授信14.95億元,投放業務已使用資金5.85億元,調度額度9.1億元。在“港金協同、船金協同”的基礎上,發揮“貿金協同”擴大存量,開發魏橋集團等20余家客戶,實現營收10億元。在“制造業+金融”上,采取通寶線上融資、臨時融資、買斷融資、廠商租賃等多種模式,為圣聚化工等99家上游供應商提供融資服務379筆,金額1.09億元。
充分發揮自有采購優勢,旗下濟礦集團物資供應分公司負責濟寧能源權屬企業的采購、倉儲、維修等業務。在集采過程中,深化與戰略合作伙伴的合作關系,逐步形成采購板塊特有的價格優勢、質量優勢、服務優勢與工期優勢,濟能物貿采購品牌逐步唱響。先后與山東宏河控股集團等10余家單位簽署《代采購協議》。采購板塊現有戰略合作供應商800余家,其中多為國內、國際、行業內一流企業,濟能物貿依托采購板塊戰略合作供應商關系,向合作方的上游、上上游;下游、下下游拓展業務,建鏈行動更順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充分發揮自有平臺優勢,建設了濟寧港航智慧物流交易平臺,打響“享鏈運河”平臺品牌,截至目前大宗交易平臺共完成客戶注冊324家,簽訂掛牌/長協合同670份,完成交收單4501筆,累計交易量141.30萬噸,累計交易額31.57億元。整合車輛信息4384輛,注冊司機1732人,船舶信息3400艘。依托智慧物流交易平臺,發揮融匯物鏈運營主體作用,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全鏈條資源共享的商業運營模式。
突出1個保障:建設“大風控”體系,為企業行穩致遠提供可靠保障
物貿事業部建設“大風控”體系,構建“戰略管理、經營管理、風險管理”穩健“鐵三角”。
戰略管理方面,確定事業部發展方向、發展戰略以符合國家、行業發展政策、地方政府、集團公司發展戰略為基本遵循。確立“物貿引領”理念,促進“港貿船產建融”協同發展,促進港航經濟發展,高度順應國家“新舊動能轉換”政策、鐵水聯運、多式聯運政策以及“雙碳經濟”政策,順應濟寧市發展港航經濟的“九大戰略” “三大突破戰略”。
經營管理方面,制定《重大決策事項黨委前置研究討論實施辦法》,重大經營決策由黨委會前置研究;堅持民主決策,嚴格執行《 “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確保經營決策科學;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制定了《廉政風險點排查防控實施意見》等系列規章制度,確保干部職工廉潔從業;健全經營管理制度,規范經營行為,匯編標準54項,確保事事有規范、處處有標準;構建以效益為核心的考核體系,推廣“人單合一”績效考核,實現工作標準和效益共同提升。
風險管理方面,健全風險防控體系,制定了《新業務立項管理規定》《合同管理辦法》等系列制度;印發了《大物貿業務風險防控手冊》;梳理各業務鏈條風險點,周期性組織業務體檢;梳理業務模式,搭建穩健的貿易鏈條;實行業務立項審批,強化風險預控;建立客戶評級機制,防范逾期風險;完善業務流程及單證管理,防范稅務及法律風險。嚴把關鍵環節監督,抓合同審查,模板定制,嚴把事前合同條款;抓動態跟蹤,貨權憑證,嚴把事中合規審核;狠抓履行后評估,風險審計,嚴把賬款回收風險。
建強4種模式,整合資源,創造增值,凸顯3項作用
以“整合資源、創造增值”為出發點,對自身資源、上、下游客戶進行精準分析,確定自購自銷、聯購聯銷、金融貿易、服務貿易4種核心業務模式,根據不同的銷售模式,確定不同的關鍵著力點,四種業務模式形成優勢互補相得益彰體系,“16143”營銷品牌優勢得以充分發揮,3項作用得以更加凸顯。
以貿易興港口,通過旗下港航物貿公司、營銷分公司等物貿企業給港口介紹新客戶增量55.6萬噸,通過集團權屬港口發運貨物70.76萬噸,累計合作126.37萬噸。通過中交潤楊船運業務給權屬港口帶來業務增量25萬噸。帶動港貿聯動、港港聯動、港船聯動、港金聯動取得成效,拉動了港口貿易類貨物占比94%,港口吞吐量實現1774萬噸,促進各港口由裝卸港向貿易港的高質量轉型。
以貿易帶物流,用好“黃金水道”優勢,打造物流新高地。濟寧能源港航集團榮獲“2022中國物流企業50強”第32位,科研項目“基于京杭運河的濟寧港航智慧物流大數據服務平臺設計研究”榮獲一等獎,進一步提升了濟寧港航知名度和美譽度。旗下物貿企業給旗下物流企業帶來增量84.22萬噸,濟寧能源各港口給中交潤楊船運帶來的增量33.45萬噸,累計合作443.7萬噸。
以貿易促轉型,1-11月份,物貿事業部管轄各企業實現收入352.46億元,完成預算目標的154.47%。助力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入圍2022山東企業百強名單,位列第85位;助力濟寧能源在2022“中國能源(集團)500強”榜單中位次再次躍升,位列第137位,較上年進位38個位次。濟寧能源物貿營銷品牌的深入打造,大物貿體系的逐步建立,為濟寧能源加快由能源型企業向智慧供應鏈集成服務商和能源物流產業服務運營商轉型,奠定堅實的基礎。
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物貿事業部通過大力實施“16143”營銷品牌建設,對自身優勢的發掘更加深入、全面,資源整合能力進一步增強,對營銷工具的運用更加嫻熟,為客戶提供物流、金融、采購、平臺等特色增值服務,增強了客戶粘性,提升了在供應鏈條中的核心作用,為濟能物貿爭做國內領先的供應鏈運營商厚植強大基因,為發展愿景的早日實現注入強大動力。
來源丨大眾日報 記者丨左豐岐 通訊員丨賈淑鴻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