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看濟寧文化傳承新面貌
濟寧,孔孟之鄉,儒家文化的發源地。近年來,濟寧市積極探索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的新路徑,推陳出新,煥發新生。
“說兗州,唱兗州……大禹治水安天下,九州福地是兗州……”1月9日,兗州東御橋小學教育集團奎星樓小學的學生們別具特色的方言快板書在教室里縈縈繞梁。
“為了更好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戲曲、魯繡、山東快書等十多種當地非遺項目引入校園,打造出‘百里挑遺’特色課程品牌。”奎星樓小學魯繡教師蔚娟說,通過非遺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學生們可以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和價值,培養他們對國家和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在鄒城市,教育的重視已蔚然成風。北城教育園區作為城區教育資源布局優化的重要項目,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現代化的學習環境,還融入了豐富的文化元素。園區內孔子、孟子的名言語錄隨處可見,展現了這座城市的崇學重教之風。此外,該園區還將有力促進城市北部地區的土地增值和開發利用,滿足周邊市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做好教育,也要講好跨越千年的中國教育故事,在曲阜市希曉古今教育博物館,記者見到了中國教育歷史的千年印記。館藏教育文物8千套4萬件,通過豐富的文物和詳實的史料,探求一塊塊斑駁的破損與一條條記載時間故事的裂痕。
記者了解到,曲阜市希曉古今教育博物館等文化場所的建立,不僅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作為濟寧教育縮影之一,希曉古今教育博物館正在實踐如何講好跨越千年的中國教育故事。而承載著千年文化的濟寧,在闊步向前,它的文化正在走向世界。2023年,濟寧新建數百個文化“兩創”示范點,以更高標準辦好國際孔子文化節、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高地,加快推進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聯合研究生院等重點項目。
從產業,看濟寧經濟高速發展新動能
經濟發展是教育發展的物質基礎,在濟寧的經濟發展方面,成績同樣亮眼。新黃河記者從濟寧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了解到,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生產總值完成4163.3億元、增長6.5%,2023年前三季度國內城市GDP50強名單,濟寧在列!這一亮眼的成績不僅證明了濟寧市在經濟發展上的強大實力,更揭示了其在新時代背景下的高速發展的新動能。
農業作為濟寧的傳統優勢產業,在《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指導下,濟寧市積極發展智慧農業,推動農業裝備智能化、管理數據化和服務在線化。
以鄒城市鄉村振興草莓產業示范園為例,在頗具科技感的智慧大棚里,機器人在草莓之間穿梭,行進、識別、采摘、存放……記者了解到,園區通過引入草莓采摘機器人、飲品機器人和派送機器人等高科技元素,不僅提升了草莓種植的效率和質量,更打造了一個集科技研發、種苗培育、綠色生產、精深加工、冷鏈倉儲、現代營銷和品牌創建于一體的現代農業體系。
依托令人矚目的高科技產業,濟寧展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
在濟寧高新區智能終端產業園中,機器轟鳴的生產車間、數字化的智能工廠、嚴謹忙碌的工作人員映入眼簾,處處呈現出一片繁榮發展的景象。
濟寧高新區作為山東省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和省級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引進宏凱集團、海富集團、龍翼航空等200余家企業,專精特新企業23家,奮力打造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升級版。其中,宏凱集團作為信息技術重點企業,融合本地上下游企業16家,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引擎效應。宏凱集團作為濟寧高新區智能終端產業園布局智能終端產業的“先手棋”,建有百級、千級無塵車間生產智能終端設備。目前企業已投入10條現代化生產線,生產設備精度高、可兼容性廣,突破了日韓技術瓶頸,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作為山東省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省大數據產業聚集區、省科技金融試點區,據介紹,濟寧高新區以智能終端產業園為載體,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的發展。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和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持等措施,濟寧高新區成功吸引了眾多優質企業入駐,進一步增強了區域經濟的競爭力。
從交通,聽濟寧高質量發展的城市脈動
華燈初上,濟寧城市的夜幕被燈火點亮,鬧市區的熙攘與汽車的轟鳴、空中飛機掠過的轟隆共同組成了這座城市的“心跳”。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
近年來,濟寧市以交通為引領,大力推進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擁抱現代交通的便利與繁榮。
1月8日,濟寧市崇德大道主線正式通車。作為都市區快速路系統最重要的主干路,崇德大道的建成通車是濟寧交通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這條全長約44公里的快速通道,連接了內環高架、兗州南環城路、崇文大道和曲阜高鐵東站西廣場,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網絡。崇德大道的通車不僅提高了交通效率,縮短了城市之間的距離,更進一步擴大了濟寧、兗州、曲阜等地的“半小時”生活圈,為市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出行便利。
空中門戶新啟航。
2023年12月28日上午10時46分,中國南方航空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從廣州白云機場振翅高飛,穩穩降落在濟寧大安機場。這一歷史性時刻,標志著濟寧大安機場正式投入運營,為濟寧市民帶來了全新的空中出行體驗。作為魯西南地區最大的航空樞紐,大安機場與全國21座城市建立了航線連接,構建起了四通八達的空中交通網絡。從這里出發,乘客可以便捷地飛往東南沿海開放城市、知名旅游目的地以及其他大中城市。大安機場的建成通航,不僅方便了市民出行,還進一步提升了濟寧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水平,成為展示城市活力與魅力的新名片。
港口經濟新機遇。
濟寧現代港航物流產業也在近年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依托大運河的優勢,濟寧港航品牌在大運河上不斷被叫響。其中,龍拱港的建設與發展,為濟寧港航物流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為國內首個內河全流程自動化集裝箱港口,龍拱港在港機設備遠控、港口無人駕駛、5G全場景應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首創成果。隨著港口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和鐵路專用線的建設,龍拱港正成為聯通世界的新門戶。2023年12月19日,龍拱港完成首單外貿業務報關,實現了濟寧港外貿集裝箱業務一體化通關。這標志著濟寧港正式開啟外貿鐵水聯運新篇章,為濟寧市及周邊地區的外貿發展打開了新的通道。
2023這一年,濟寧海、陸、空全面發力,奮力拼搶爭跑出加速度,開辟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的“濟寧新路徑”。
孩童瑯瑯讀書聲,高端裝備制造車間晝夜不歇,貨船汽笛齊鳴駛離港口……從千年中走來積蓄力量,濟寧這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全面唱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來源丨新黃河客戶端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