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貿為引領,暢通三向國際運輸大通道;加快中亞貿易網絡建設,發揮香港、新加坡貿易公司作用;深耕俄羅斯、東南亞、中東等區域市場,由買全國、賣全國走向買世界、賣世界……借助得天獨厚的內河航運資源優勢,濟寧正朝向“一帶一路”國際大通道樞紐節點全力進發。
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的6條主軸之一,濟寧位于京杭大運河常年通航最北端。瓦日鐵路、新兗鐵路與京杭大運河在濟寧交匯,形成了輻射“一帶一路”, 聯通長三角、珠三角和閩三角的“豐”字形物流大通道。2000噸級船舶、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長江、杭州,通過內河航運可降低物流成本10%—30%。
全面構建多式聯運新體系
1月17日,走進梁山煤鋼物流園區內,現場繁忙有序,活力涌動。來自河北太行鋼鐵集團的100個標準集裝箱鋼卷專列,經過港航金屬材料加工基地加工成熱軋鋼卷后,歷經12天,發往到杭州熱聯集團。據介紹,梁山煤鋼物流園區2023年銷售收入達141.24億元,連續兩年突破百億元大關。
以梁山港為代表,濟寧借助得天獨厚的內河航運資源優勢,快速建設港口集疏運體系,構建了“公路+鐵路+水路+集裝箱+內河口岸”多式聯運新體系。同時,以貿易為引領,重點發展煤、焦、鋼、糧、鐵礦石、農副產品等大宗商品物流運輸,在上海、浙江、湖北、海南、新加坡等地布局物流貿易中轉基地,物貿網絡覆蓋全國22個省份150多個城市,國際物流貿易拓展至荷蘭、越南、泰國等16個國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臺《“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出,深入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加快推動樞紐互聯成網。《山東省“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支持濟寧充分挖掘運河水運潛力,打造區域性物流樞紐節點城市和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心。
作為濟寧港航物流產業的主力軍,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將依托京杭大運河、瓦日鐵路、新菏兗日鐵路、長江、京九鐵路“三橫兩縱”物流大通道,搶抓“粵蘇皖贛—港澳—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向北延伸的機遇,對上精準對接“一帶一路”,對下聯結長三角、珠三角,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大力發展通道經濟、平臺經濟、樞紐經濟,推進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同時,謀劃構建中俄國際物流新通道樞紐(濟寧)節點,把濟寧打造成為東西互濟、南北互融、陸海統籌、內外聯動的區域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
激活臨港經濟新動能
現代港航物流,是濟寧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港產城融合探索中的新增長極。
“濟寧港目前已具備功能強大的港口設施、擴張性強的輻射網絡、規模較大的吞吐量,多種運輸方式在這里交匯,是物流的樞紐地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汪鳴認為。
今年的濟寧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濟寧將搶抓內河航運上升為省級重大戰略機遇,以港產城融合為引領,加快布局臨港產業,打造北方內河航運中心。構筑融合發展“大格局”, 堅持招產業、建園區、促融合,以京杭運河為軸線,提速建設梁山港煤鋼物流園、鄒城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等“六大臨港百億園區”,形成“一軸六園”發展格局,打造全國一流內河經濟廊道。打造物流商貿“大基地”,加快建設區域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在2023年下半年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現場觀摩會上,濟寧港航新能源船舶制造項目獲得了全市現場觀摩“十佳”產業項目第一名。“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正全力打造‘港貿船產建融’的港航全產業鏈體系,年設計造船240艘、修船100艘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新能船業董事長張強介紹,他們將爭做內河船舶建造工藝的示范者,推進內河標準化船型推廣應用和優化,推動內河航運綠色發展。
圍繞“六大臨港百億園區”建設,包括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在內,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8個項目入選省重大項目名單。
“我們將創新突破港產城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內河航運的巨大優勢,加快布局‘一軸六園’,塑造臨港特色產業新優勢。”談到培育樞紐經濟,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表示,他們有效發揮樞紐集聚效應,圍繞通道聚資源、育產業,聯合上下游鋼材、糧食、物流、貿易、倉儲等龍頭企業,承接產業轉移、培育產業集群,重點建設“六大臨港百億園區”,包括以煤炭物流、鋼材物流和港航裝備制造為主的梁山煤鋼物流園區;以龍拱港集裝箱運輸為依托的加工、倉儲港產城融合園區;以新能源船舶制造、煤炭物流、建材物流為主的太平港船舶工業園區;以鋼材加工交易、糧食加工交易為主的濟州港鋼材糧食產業園區;以煤炭物流、件雜貨物流和汽車貿易為主的順達港綜合物流園區;以煤炭物流、鋼材物流、鐵礦石物流、建材物流為主的微山大宗商品物流園區。
通江達海“鏈”全球
回溯濟寧港的發展可以看出,內河港口資源的一次次整合,總是與濟寧這座城市開放發展格局的不斷放大、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相互支撐,互為表里。早在2019年12月,濟寧市委、市政府就作出“以濟寧能源為主體,以梁山港為龍頭,組建濟寧港航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整合全市港航資源,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的決策部署。
2023年11月7日,《山東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2035年)》發布,規劃形成以濟寧港為核心的內河港口體系。在這一背景下,濟寧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大通道樞紐節點,既是全球大變局下搶抓國家和山東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的內在要求,也是濟寧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厚積乘勢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山東融匯物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榮強說,圍繞“強港航、暢物流、興產業、提效能”,他們將集中突破多式聯運體系構建、現代港航物貿發展、港產深度融合發展等8大重點任務,推動內河航運提檔升級、全面振興,從而完成從通道向平臺再向樞紐升級的華麗轉身。
“我們將加快建設濟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大力發展煤炭、糧食、鐵礦石、建材、裝備等供應鏈服務,推動江、河、海、鐵、物流、交易等信息互聯互通,服務融入數字化貿易新格局。”張廣宇表示,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打開對外開放新空間,確保2024年營收突破900億元,集裝箱吞吐量力爭突破30萬標箱,推動濟寧成為以京杭運河為依托的國內國際物流通道新節點,全力打造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新標桿。
據初步統計,2023年,濟寧實現港口吞吐量7009萬噸,集裝箱吞吐量18.1萬標箱,分別同比增長20%、209%。
來源丨大眾日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