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兩個月,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寧能源集團”)累計完成散貨水運372.8萬噸,集裝箱量40956標箱,完成年度預算的13.6%,實現良好開局。
2024年是濟寧能源集團做強產業、做大規模、做優效益、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千億集團的攻堅年、關鍵年,濟寧能源集團在“內強外拓、融合聯動”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與產業布局,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政策支持 通江達海“鏈”世界
2023年,濟寧能源集團堅持物貿引領、開放合作,深化港港聯動、港船聯動、港貿聯動,創新推出一單制、訂單式物流運輸服務,新開通集裝箱航線11條,服務濟寧本土企業降低物流成本。同時,聯合上下游客戶500余家,加快培育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業務版圖覆蓋12省份152座城市,國際貿易通達16國、營收突破14億元,港航物貿實現營收636億元,實現合縱連橫越山海、內貿外貿雙突破。
一組數字,折射出濟寧能源集團向高而攀、量質齊升的飛躍,濟寧能源集團樹立“爭政策就是爭效益、抓外協也是生產力”的理念,全力引、奮力爭,外部環境持續創優。《山東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濟寧港在內河航運方面的核心地位得以明確,規劃形成以濟寧港為核心,棗莊港、菏澤港、泰安港、濟南港為輔助,其他港口為補充的內河港口體系。山東省出臺《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把濟寧內河航運上升為省級重大戰略。近日,交通運輸部公開發布了《關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設的意見》,明確多項任務,濟寧港再次迎來重大利好。
“以前港口只是滿足于裝卸、倉儲、物流,港口之間很少聯系,但是現在多條政策出臺后,港口資源進一步整合,通過‘港港聯動’實現了順暢的運輸接力,完成了貨物的通江達海。”濟寧能源集團副總會計師、山東融匯物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榮強表示,今后將集中突破多式聯運體系構建、現代港航物貿發展、港產深度融合發展等8大重點任務,推動內河航運提檔升級、全面振興。
內外協同 助力做大做強“三個增量”
2月24日23時15分,龍拱港呈現一派繁忙景象,隨著停靠在7#-10#泊位的“濟港貨0002”“潤楊集6789”“港航潤楊6029”順利完成裝卸船作業,龍拱港今年第一季度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0000標箱,同比增長126%,增速位列全國內河集裝箱港口前列。進入2月份,梁山港鋼卷業務實現突破式進展,單月集疏港量突破了8.7萬噸,創歷史新高。
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到政府的高瞻遠矚規劃,再到企業的創新合作,每一個環節都為濟寧港航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以來,濟寧能源集團堅持規模和效益并重,拉長加粗產業鏈條,發揮好港港聯動、港貿聯動、港船聯動、用好融匯數易平臺、共享中心、融匯物鏈等金融工具,持續優化、不斷增強協作協同能力,形成多元集群發展的良性新格局,使港航物流真正成為集團公司轉型發展的“助推器”。
濟寧能源集團利用“五橫三縱+一帶一路”網絡布局打開內協同和外協同,實施海陸戰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助力做大做強貿易品種、貿易體量、物流運輸量“三個增量”,實現物流的統一和整合。同時充分發揮煤礦、港口、船舶、金融資源和數字平臺的優勢,將“港貿船產建融”多產業優勢充分利用起來,形成規模經濟效應和核心競爭力。
高效聯動 建設多式聯運“大樞紐”
2024年,濟寧能源集團通過深化河港、陸港、空港高效聯動,規劃布局“公鐵水空”無縫銜接交通網絡,打造現代港口集疏運體系等措施,建設多式聯運“大樞紐”;通過堅持招產業、建園區、促融合,發揮港口帶動作用,推動港口和腹地產業高效協同、深度融合,加強與運河、長江沿線城市交流合作,擦亮新時代“運河之都”名片等措施,構筑融合發展“大格局”。
如今,作為濟寧能源集團的二級集團,融匯物產通過上控資源、中控物流、下控市場,依托“五橫三縱”物流通道構建九大物貿戰區,深化“敲門”“拓鏈”行動,推動城際協同、跨區合作,叫響區域有影響力的大宗商品服務品牌。同時攻堅突破國際化發展,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在海南、上海等地自貿(綜保)區設立物貿金融類企業,發揮香港公司、新加坡公司戰略支點作用,引入優質政策資金,拓展歐蒙俄、東盟、中亞、澳大利亞等國際貿易,構建由買全國、賣全國走向買世界、賣世界的貿易大格局。
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征程。濟寧能源集團將積極對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深化與大型國企合作,大力拓展物流貿易網絡,持續擴大“散改集”規模等措施,打造物流商貿“大基地”,充分發揮黃金水道的獨特優勢,培育北方最大內河航運中心。
來源丨中國水運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