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vuo9d"></nav>
<tbody id="vuo9d"><tbody id="vuo9d"><th id="vuo9d"></th></tbody></tbody>
  1. <nobr id="vuo9d"><samp id="vuo9d"></samp></nobr>
    <optgroup id="vuo9d"></optgroup>
    <delect id="vuo9d"><p id="vuo9d"></p></delect>

    <object id="vuo9d"></object>

  2. <thead id="vuo9d"><samp id="vuo9d"><ol id="vuo9d"></ol></samp></thead>
  3. 
    
  4. <small id="vuo9d"><samp id="vuo9d"></samp></small>
  5. <strong id="vuo9d"></strong>

    <listing id="vuo9d"></listing>

    站內搜索

    媒體焦點

    媒體焦點

    物產天下  聯通世界

    媒體關注丨黃金水道里的新格局、新動能、新活力

    2025-01-12 責任編輯:管理員

    0018.jpg

    新年伊始,京杭大運河上,船舶交織,一派繁忙景象。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全市港口集裝箱吞吐量43.2萬標箱,貨物吞吐量9665.5萬噸,穩居全省內河首位。

    作為京杭大運河上的重要節點城市,近年來,濟寧現代港航物流強勢崛起。從航道升級到數智賦能再到港產城融合發展,京杭大運河迎來了新動能、新活力、新格局,“航道網、港口網、物流網、產業網”四網合一,這條“黃金水道”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寒冬時節,中交潤楊(山東)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港航6001船長楊寶龍駕駛滿載集裝箱的LNG新能源船,從濟寧梁山港緩緩駛離。這是一艘2000噸級的新能源船,是我市首批生產交付使用的新能源船舶之一,集裝箱里裝的貨物是煤炭,這些貨物將被運往江蘇太倉。

    “從100噸的木船,到500噸的駁船、1300噸的柴油船,再到如今2000噸的LNG新能源船,我都駕駛過,有幸見證了咱濟寧現代港航物流的迅猛發展。”出生于1988年的楊寶龍從小跟隨父輩在水上謀生,是一位有著近20年跑船經驗的跑船人。楊寶龍告訴記者,老輩們常說“世間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作為一名80后跑船人,以前跑船人的艱辛他深有體會。“原來船舶生活區里面的設施特別簡陋,四面漏風,沒有冰箱、空調,一年四季吃的最多的就是咸菜。如今,船舶里面各種電器一應俱全,船舶載重能力越來越強,開得越來越遠,科技含量、安全性和環保性能越來越高。”楊寶龍說,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如今的港航物流,他覺得應該是“綠色”,“原來裝散貨的老舊柴油船,噪音大、貨物露天裝卸,滿船都是煤灰;現在新能源船舶幾乎‘零排放’,集裝箱裝卸過程綠色環保。大運河對我們跑船人來說是一條‘黃金水道’,也是一條‘綠色水道’。”

    能級提升 暢通港航物流大通道

    在京杭大運河上,每天有無數位像楊寶龍一樣的跑船人,他們以船為家,在這條運河水路上留下了自己奮斗的痕跡。而這條水路之所以能夠越來越寬、越來越清,與我市不斷暢通港航物流大通道,打造港產融合新模式密不可分。

    記者從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了解到,圍繞建設“一干(雙線)十二支”高等級航道網,我市完成京杭運河濟寧至韓莊段、湖西航道下級湖段改造工程。全面啟動湖西航道上級湖段、微山三線船閘建設,建成全省內河第一條二級標準航道,三級以上高等級航道增至360公里,占全省內河的58%,暢通了濟寧輻射“一帶一路”,聯通長三角、閩三角和珠三角的水運物流大通道。

    在航道能級提升的同時,我市也進一步提升港口能級和多式聯運能級。引入“海港理念”,加快打造梁山港、主城港、微山港3個億噸級港口群和5大重點作業區,在龍拱港建成全國內河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集裝箱示范港。建成運行全省內河第一個水路運輸類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實現在“家門口”報關“出海”。“出口集裝箱可在龍拱港‘一站式’出海,每個集裝箱節省運輸成本約1000至2500元,目前服務外貿企業50余家,為出口企業節約了可觀的物流成本。除水路出口外,經龍拱港鐵路專用線,外貿集裝箱也可從青島出口。”龍拱港副總經理楊永高介紹道,“我市現代港航物流已融入全球海運網絡,貨物可抵達全球。2024年經龍拱港報關出口的外貿集裝箱達到5233箱。”龍拱港出口貨物經龍拱港海關監管場所查驗報關后,沿京杭運河南下至上海,在上海港換海輪后出口國外,涉及木地板、柳編、洗衣粉、電瓶車、化肥、焦炭等貨物,主要輻射越南胡志明、泰國林查班、馬來西亞巴生西等地。

    目前,我市內河航運多式聯運體系日益完善,物流貿易通道進一步拓寬。公鐵水多式聯運網絡加速構建,建成了梁山港、嘉祥港、龍拱港等公鐵水多式聯運工程。依托瓦日鐵路、新兗鐵路,形成“豐”字型物流大通道。從濟寧港口出發,向西全面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南直達“長江經濟帶”,向東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相連接,向北溝通“環渤海經濟圈”,構建起“貫通東西、連接南北、通江達海”的全國性互聯互通大通道。

    “裝卸港”到“物流港+貿易港” 打造港產融合新模式

    “嘟——”2024年12月31日,濟寧白馬河上,隨著一聲汽笛鳴響,67.6米純電動力多用途運輸船“6006”由山東新能船業有限公司交付客戶,從白馬河駛入京杭大運河,完成首航,這是京杭大運河山東段駛來的首艘內河純電動力運輸船。

    “以新能源船舶智能制造為核心,能夠銜接行業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力做大產業鏈條。圍繞內河航運高端化、綠色化發展戰略,在電池研發、船舶制造和集裝箱貨運等產業鏈的多個節點,公司與寧德時代、中船九院、中集集團、濰柴動力等上下游重要企業進行合作,有效帶動腹地鋰電氫電、推進系統、船舶儀器、金屬加工等細分產業集聚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創新發展。”山東新能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強介紹道,“2024年開工新能源船舶41艘,已下水80米新能源泵船、90米LNG集裝箱船、67.6米電動船等7艘;2025年預計開工新能源船舶125艘,下水100艘。”

    千年大運河迎來的這波綠色動能是我市現代港航物流高質量發展的縮影。我市通過培育“三大產業”,打造港產融合新模式。在大運河“黃金水道”里,我市內河航運在“點線面”上多維發力。目前,我市累計開通內河集裝箱航線26條、外貿內支線5條,港航物貿通達152個城市、16個國家,構建以多式聯運、綠色智慧及供應鏈為核心的港航物流體系。推動成立晉魯鐵水聯運營銷聯盟,實現晉魯兩地鐵水聯運協同。在上海、海南及新加坡等地布局港航貿易中轉基地,提供采購、銷售、倉儲、金融等全流程供應鏈集成服務,濟寧港由“裝卸港”逐步向“物流港”“貿易港”轉型升級。

    在港口設計之初,我市堅持“一港一園區”思路,按照“前港—中倉—后園”模式,以京杭運河為軸線,提速建設了梁山煤鋼物流園區、鄒城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等6個臨港百億園區,實現“集約高效、差異定位、協同聯動”。其中,梁山港煤鋼產業園具備年加工及倉儲100萬噸、集裝箱3萬標箱、運輸專用車1萬臺能力;濟州糧食產業園積極融入國家“北糧南運”大通道,構建糧食、貿易、倉儲、加工和物流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打造“運河第一糧倉”;躍進港智慧新鋼共享加工中心建成投用;全國首個集研發設計、智能制造于一體的內河新能源船舶示范基地建成投產,首批新能源船舶交付使用。

    圍繞拉長加粗產業鏈條,我市高能級布局臨港產業,優化提升港航物流基礎產業,發展壯大臨港制造加工產業,協同拓展大宗商品供應鏈運營產業,構建龍頭引領、鏈式布局、集群發展的產業格局,“以港聚產、以產興城、港產融合”的局面正在逐漸形成。

    來源丨濟寧晚報

    咨詢留言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

    <nav id="vuo9d"></nav>
    <tbody id="vuo9d"><tbody id="vuo9d"><th id="vuo9d"></th></tbody></tbody>
    1. <nobr id="vuo9d"><samp id="vuo9d"></samp></nobr>
      <optgroup id="vuo9d"></optgroup>
      <delect id="vuo9d"><p id="vuo9d"></p></delect>

      <object id="vuo9d"></object>

    2. <thead id="vuo9d"><samp id="vuo9d"><ol id="vuo9d"></ol></samp></thead>
    3. 
      
    4. <small id="vuo9d"><samp id="vuo9d"></samp></small>
    5. <strong id="vuo9d"></strong>

      <listing id="vuo9d"></listing>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