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建明,太平煤礦充填工區班長,1995年入礦以來,十幾年如一日,扎根礦山,堅守一線,用辛勤和汗水詮釋了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真諦。在太平煤礦,提起席建明大家都耳熟能詳,大都艷羨不已,因為他和他所在的班組幾乎成了“獲獎專業戶”。他所在的班多次被礦授予“先進班組”、“安全誠信班組”、“三無班組”等榮譽稱號,2008年被公司授予“先進班組”榮譽稱號。他本人多次被礦評為“先進工作者”,2009年被公司評為勞動模范。他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帶動工友,真心重安全,恒心善學習,甘心樂奉獻,細心抓現場,公心對工友。工友們把他當成貼心朋友,當成主心骨,送他一個個昵稱“太平白國周”、“五心班長”。
真心重安全
他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把安全記在心中,抓在手中,在一線工區摸爬滾打十幾個春秋,自己從未受過破皮傷。2005年擔任班長以后,他深知肩上的單子重了,安全的壓力大了,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用安全第一的理念引導班組成員,努力踐行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尋根究底的嚴細精神、枕戈待敵的預防精神,大力弘揚深嚴細實恒的作風,下井走在前,工作干在前,隱患排在前,業務學在前,升井走在后,靠現場,盯細節,除隱患,保安全。五年來,在地質條件復雜、開采流程瑣碎的條件下,他所帶的班組未發生過輕傷事故,為太平煤礦連續安全生產六周年作出積極貢獻。
恒心善學習
席建明常用一句話激勵自己、教育工友,“沒學歷不能沒技能,沒文憑不能沒水平”。他學歷不高,也沒什么文憑,但深知:缺知識、沒技能是干不好工作的,是不能當一個優秀班組長的。他克服文化程度低、知識起點低、工作任務重等諸多不利因素,年復一年堅持學習“三個規程”和相關專業知識,并結合現場實際,刻苦鉆研業務技術,艱苦歷練,使他熟練掌握了采煤專業四五個工種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取得了幾個特殊工種資格證,可以說充填采煤工藝流程中的活路樣樣精通,工友們都說他是“多面手”、“大能人”。他不僅自己堅持“充電”進步,還教育工友并給工友們力所能及地創造條件,學知識,鉆業務。他所帶的班組的職工有6人次在礦組織的技術比武中拿了大獎。
甘心樂奉獻
他摯愛礦山,敬業奉獻。一年365天,他出勤多達320天,他頭腦中幾乎沒有節假日的概念,遇到條件復雜、生產任務重的情況,就主動放棄休息日,一心撲在工作上,團結帶領班組成員,攻堅克難,想方設法優質高效地完成區隊下達的任務目標。他家在鄒東農村,上有老,下有小,人多地多,農忙時節,他也抽不開身回家幫幫忙。去年秋收時,8309工作面斷層多,落差大,家里一個接一個的電話也沒能把它叫回家。又累又委屈的妻子索性來到了礦上,當面求他回家幫幫手。他卻說:“家里的農活多,辛苦你了,你找親戚幫幫忙,湊合著干吧。現在井下條件復雜。說句心里話,我是班長,官不大,可是班里的主心骨啊。臨陣脫逃,我辦不到。”妻子軟磨硬泡也沒把他叫回家。
細心抓現場
眾所周知,充填開采是一項新課題,在全國同行中都是少有的。充填和開采兩種工藝在同一現場施工,無疑使生產條件更復雜,安全壓力增大,現場管理難度增加。席建明身靠現場,細心揣摩,怎樣才能既保證安全,又不能窩工、影響效率呢?終于,他找到了改進工藝流程,提高工效的方法。那就是在割第三道煤的時候,進入工作面時就捎帶著袋子、圓木、隔離板等先放到巷道外,在拉后面30個架子時就抽人去改尾梁柱子,接管子。在改尾梁柱子時,要時刻注意溜頭安全問題,因為溜頭坡度較大,安全隱患就多,這時就得派富有經驗,個高力大的工友去完成這項工作。由于他細心觀察,用心琢磨,善于革新工藝,因此,他們班的工效一直在充填工區遙遙領先。
公心對工友
席建明文化不高,但知道一個理:公生明,廉聚心。太平煤礦實行的是多勞多得、以分代資的分配方式。他掌管著全班三十多個人的工資分配權。但席建明從不濫用權力,以權謀私,而是堅持大公無私,心中有臺公正的天平,誰出多少力,誰得多少分,半點不馬虎,真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使工友們心悅誠服,牢牢地凝聚在他的周圍,心服氣順地為安全生產出力流汗。(侯寧)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