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發凱,2007年6月畢業于山東科技大學,大專學歷,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同年8月在濟寧運河煤礦參加工作。在校期間就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工作期間,閆發凱同志事事沖在前面,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多次被礦、集團公司評為技術能手、技術標兵、先進工作者、明星班組長、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勤奮務實,工作屢建戰功
進入運河煤礦后,閆發凱被分配到了運轉工區,成為了一名普通的供電維修工。面對平凡的工作,他虛心向老工人、老師傅學習,并非常注意將學到的理論與實際工作結合,發現了很多現場存在的問題并建議改進。比如他發現:地面變電所6kv高壓柜合閘回路工作時,會產生直流100安的大電流,如果多面高壓柜連續操作,就會對現場直流設備的能力提出巨大考驗,出現故障甚至安全隱患,而現在發達地區所采用的一些設備已經從根本上解決了此類問題。領導采納了這些建議,第二年就對該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改造后一直安全可靠運行。
通過不懈努力,閆發凱很快就提升為運轉工區電工維修班班長。成績的取得并沒有讓他沾沾自喜,而是激發了更高的干勁。經過長期的工作實踐,再加上自學鉆研,他很快就全面掌握了礦井供電,逐漸成為運轉工區供電技術方面的領軍人物。在他的組織帶領下,先后對全礦所有低壓設備進行三大保護試驗,對35kv地面變電所高壓系統失壓報警裝置設計進行改造,對-490水平中央變電所、-725中央變電所高壓柜繼電保護裝置進行升級改造等,提出很多有價值的意見,大大縮短了工期,確保了工程的安全順利完成工。
創新思路,創出明星班組
班組長可謂是企業管理層次中的“兵頭將尾”,職位雖不高,工作卻不少。他是一個愛動腦筋的班組長,對設備維護他建立“日歷化”檢修制度,即將下一個月每個機臺設備所需保養維護的工作,按照保養周期以日歷的形式排出來,每天的工作基本按照“日歷”上的內容開展,特殊情況則根據情況靈活安排。這樣一來,每天的工作都會科學高效而富有計劃性,徹底摒棄了以往檢修工作的隨意性和臨時性。經過近兩年的實踐完善,“日歷化”檢修方法效果非常明顯,設備運行可靠,安全周期明顯延長,有效地杜絕了設備因檢查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
在現場工作中,無論是機臺的標準化建設、設備維護保養,還是節支降耗工作,都需要將細節體現在具體的方方面面,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員工的日常行為。損壞的設備、保護盒、工具等,在他的眼里都是寶,哪一樣都扔不得。一到空閑時間,他就會研究這些“廢品”,拆開拼裝,點點焊焊,有時就會拼出一臺好設備出來。在他的帶動下,班里每月的材料費都有明顯的結余,為企業的節支增效做出了積極貢獻。
人性管理,帶出和諧團隊
閆發凱認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要合理利用,揚長避短,相互之間裨缺補漏,就能最大化的發揮班組成員的內在潛能。”他在班組管理中注意激發骨干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除了班長、副班長外,建立小組分工負責制,實施小組長和班組成員工作劃分獎勵辦法,形成一種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班組成員的工作動力。有能力就給他施展的平臺,有好想法就盡量提供開展的機會,有效提升了班組工作活力。
他深刻理解班組和諧是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總是友善地對待每一名同事和工友。為建立和諧的班組環境,他始終堅持把班組每個人的思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換位思考,從對方的立場出發,先動之以情,后曉之以理,有時讓職工訴說一下心中的委屈,說幾句恰當的安慰即可化解一些矛盾,更好地解決問題。由于他重視傾聽職工的聲音,大家都能以飽滿的熱情重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促進了工作的順利開展。
勇挑重擔,實現互助共進
作為一名班組長,閆發凱所帶班組成員平均年齡27歲,年輕職工多,每當面對臟活、苦活、累活時,就會有一些職工存在畏難情緒,往往會打退堂鼓。他就經常風趣地對大家說:“我是運河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這點小活兒還能難住我們不成!”面對領導安排的工作,他總是沖在前,走在后,工作從不挑活,每次都把班里的工作安排的有條不紊。也正是他的這種任勞任怨、樂觀進取的精神,帶動著年輕的供電維修班穩步向前。
他經常引用一句名言:“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一件平凡的實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為培養后備力量,他采取包機人員新老搭配,不同機臺人員相互替換,技能高低人員搭配工作等多種方式,進行職工技能提升。他還利用每天下班前半小時開展現場經驗交流會,讓每位員工談談工作內容,說說工作體會,講講注意事項以及故障處理的經驗。這種日復一日的工作交流堅持下來,就形成了一種班組文化。新來的員工在這種氛圍中進步非常明顯,老員工也能溫故知新,技能更加全面,這樣全班綜合業務技能得到明顯提升。
在科技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有這么一批年輕的煤礦技術工人,默默地保障著礦井供電系統的安全運行。閆發凱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他愛崗敬業,積極向上,勇挑重擔,圓滿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展現出新時代知識青年的風采和共產黨員的風范。
(運河煤礦 高維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