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樹美德 學習榜樣共成長
——記鹿洼煤礦碼頭工區勤儉節約好青年王斐
他,生長在農村,有著農村人特有的腳踏實地、勤儉節約;他,工作在煤礦,有著煤礦工人特有的愛崗敬業、艱苦奮斗;他,活躍在你我之間,用他勤奮樸實、淳樸善良的品質激勵著你,感動著我。
農村長大的他,愛惜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隨手關燈,隨手停水”對他而言,是用實際行動做的。作為工區的一名機電維修人員,每天的安全巡檢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他在做好設備檢查的同時,看到忘關的燈隨手就關了,看到流著水的龍頭隨手就停了,看到遺落的螺母隨手就撿了,看到灑落的煤泥隨手就鋤了,就這樣一路巡檢,一路隨手,一度電、一滴水、一個螺母、一兩煤,積沙成塔,集腋成裘,他有一種始終如一的節約精神。
工作中的他,經驗豐富、業務技能突出、設備維修能力強。他主要分包工區平臺的機電設備,他結合工作經驗、參考設備運行情況,為每臺設備制定了管理檔案并將設備的運轉情況詳細記錄下來,適時的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確保機電設備時刻高效、安全運轉。
有一次,2號皮帶軟啟裝置的對輪在運轉過程中出現異響,工區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檢修。經檢修發現,對輪與軟啟的軸之間縫隙增大,導致對輪與軸不能緊密貼合,造成對輪內的鍵滾動發生異響。為了不影響正常的生產,大家立即換上備用的軟啟,并準備將這個軟啟送往機廠維修。當設備換下來后,他向工區領導建議可以用打麻點的辦法增加軸與對輪之間的摩擦,確保對輪不松曠。他利用一下午的時間用電焊打麻點、用砂紙磨平找勻,然后將對輪裝上試運轉。經過試運轉,對輪與軸結合緊密,運轉良好。簡單的維修工作不僅體現了他高超的維修技藝,還為工區節約了一臺新軟啟的費用。
朋友眼中的他,善于思考,勤于動腦,喜歡用積極向上的思想引導、感染身邊的人,他平日里帶領大家修舊利廢、小改小革。在工區申請的十多項小改小革中,每一項都有他的影子。他發明了可調節式掃煤器的安裝方法,確保掃煤器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減少了工區掃煤器的消耗;他制作了分煤器壓力桿,降低了安裝分煤器的工作強度,減少了工區分煤器的消耗;他制作了3號皮帶機尾地溝擋板,在保證排水通暢的情況下,確保煤泥不流失,為工區增加了收益。
在他的改造下,軟啟對輪有了新的蓋板,連軸銷磨損率大大降低;在他的設計下,廢舊的手拉葫蘆有了二次生命,重新服務于安全生產;在他的努力下,三十多個轉動不靈活的調偏托輥被拆掉摩擦片重新轉動起來。在他的眼里,任何物品都是有價值的,哪怕是廢棄的物品經由他手都能煥發新的活力。
記得有一次,工區檢修5號電動滾筒,將兩個銹蝕嚴重的Φ24的螺栓更換了下來,董超正準備將這兩個螺栓扔到廢料堆的時候,他趕忙抓住董超的手說:“可別扔,我還有用呢,我得用他做掃煤器支桿。”董超說到:“這東西又不值錢,做掃煤器用新的不就完了,新的還好用。”“用新的做太浪費了,還是用這個吧,你把它給我就行了。”簡簡單單的兩三句話不僅為工區節約了2個Φ24螺栓,也為身邊的人樹起了榜樣。
“勿以節小而不為,勿以費小而為之”。他嚴以律己、帶頭遵章作業,他以身作則、踐行勤儉節約,他有個平凡而又響亮的名字——王斐。
(鹿洼煤礦 韓宗帥)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