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青春故事 弘揚節約美德
奮斗的青春最美
——記金威煤電化工分公司馬小濤先進事跡
青春是每個人最大的財富,每個人只有一次擁有的機會,你會把自己的財富奉獻給什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他把青春奉獻給了金威。
一個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一個優秀的團隊,他是其中的一員。他叫馬小濤,男,現年27歲,現任濟寧金威煤電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乙炔工段技術員。2007年7月畢業于山東德州學院,同年參加工作。他來自一個并不富裕的農村家庭,他勤勞樸實,在工作中總是一絲不茍的處理問題。豐富的知識,積極的工作態度,滿腔的熱情在同事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2011年他擔任化工分公司乙炔工段技術員。生產技術對于化工行業尤為重要,需要我們在生產中不斷的強調技術改造降低成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落實在生產一線。他作為技術員深入到生產中,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檢查生產工藝中的每一個環節,核實每處的工藝指標,在他的主導下乙炔工段進行了10多處的工藝改造,為乙炔高流量的穩定生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2012年在二期項目建設中,他經常埋首在圖紙中,奔走在建設一線,對生產工藝的確定,材料計劃的審核等等一些工作進行確定,大量的工作往往都工作到深夜。忙碌的工作模糊了上下班的時間,除了吃飯和睡覺,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工作當中。在11月中旬,由于高負荷的工作壓力他住進了醫院,同事們去探望他,他還不時的談論起工作,休息短暫的5天后又投入了工作中去。積極的工作態度,出色的工作成績,獲得了領導們的一致好評,同年被公司評為先進工作者稱號。
2013年,他以廠為家,努力工作,保證了乙炔工段的順利開車。經過一月的運行,他發現電石消耗很高,排除試車時的置換,依然是高出不少。為此,他經常奔走在生產一線,逐個排除增加消耗的問題,提出了對皮帶機、除塵器、加料方式等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改造,從工藝操作上和工藝指標的控制上進行推敲、修訂。經過一年的時間先后對乙炔工段的設備、工藝進行了多達20多處的大大小小的技改,降低了各項指標的消耗,尤其是電石的消耗從開車時的1.65降低到了目前的1.45,完善了皮帶機加料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改善了操作環境,修訂了工段各種管理制度,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在使用犁煤器加料方式卸電石時,皮帶機上的電石粉末卸不干凈,大量的粉末運送到機頭處人工處理,增加工作量。損壞皮帶機的皮帶,皮帶使用壽命短。面對惡劣的工作環境,頻繁出現問題的設備,他根據在外學習的經驗對加料方式進行改造。卸料車項目總投資約為30萬元,經過改造后節約一個人工,減少惡劣環境對操作工的危害,增加自控操作能力,同時產生的效益為:①使用卸料車后殼延長加料皮帶的使用壽命,按生產樹脂400噸/天計算每年節約皮帶EP200-650長度170多米,按價格263元/米計算,每年節約資金約4.5萬元。②節約了刮板(不銹鋼帶110×
稱重皮帶機的皮帶使用壽命短,更換頻繁。增加了設備維修成本,同時增加維修人員的勞動量。他根據別的企業的成功經驗,進行了改造。項目的滑槽采購和安裝費用總共約為15萬元。項目產生的效益:①減少稱重皮帶的消耗。改造前按生產樹脂400噸/天計算每年消耗皮帶約為52條,改造后預計每年消耗12條,按每條3千元計算,每年節約維修費用約12萬元。②大大的減少了設備維修次數,減輕了機修的維修負擔。③增加了生產設備的可靠性和保證了生產過程的安全。
發生器壓力高時,安全水封放空排壓,乙炔氣體排到生產操作現場,存在安全隱患。經過討論對安全水封問題進行了改造,在安全水封頂部開孔連接管道,引至樓頂進行防空投入資金約為2萬元。通過改造大大的增加了乙炔生產裝置的安全性。
青春是一個季節,那是充滿陽光、藍天白云下、綠草花田間、花香鳥語聲中的花季,那是一個活力四射的年紀。轉眼間過去了七個年頭,曾經年輕的小伙子就要奔三十了,要進入了而立之年。化工廠也從年產7萬噸產能的小型企業,發展到現在年產30萬噸能力的中大型企業。在這個企業里留下了他太多的足跡,灑下了無數的汗水,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首青春之歌。逝去的青春不會再回來,那時的汗水留下了青春最美好的記憶。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