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良(中)和工友們在井下工作現場
引子:有一種品德叫感恩;有一種感恩叫擔當;有一種擔當叫責任;有一種品格叫厚德。
煤海驕子
——記太平煤礦采煤三工區勞動模范程良
魁梧的身材,四方臉,濃黑的眉毛下面閃著剛毅的目光。他就是太平煤礦采煤三工區區長、勞動模范——程良!初見程良,感覺他氣質與眾不同,舉止穩重,辦事果斷利索,盡顯智慧和精干。
感恩——選擇就是無悔
小時候的程良有一個和很多男孩子一樣的理想,就是長大后當一名人民子弟兵,可以除暴安良,保衛祖國。可是,當理想被現實沖擊時,他選擇了現實。那一年他十七歲,在一位親戚的帶領下背起行囊來到臨沂煤校學習機電專業。在校三年他從來不和來自城里的其他同學攀比吃穿,而是勤奮學習,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由于成績優秀,1998年,當其他同學遠赴他鄉務工或者是在就業的征途中迷茫時,他則順順利利地分配到太平煤礦綜采隊。
那時的綜采隊是全礦機械化程度最高,出煤最多,工資最高的“采煤大戶人家”,能每月按時拿到工資,交給父親,能給操勞了大半輩子的母親買件禮物,他感覺特別幸福、特別自豪。快樂誕生力量,幸福產生感恩,因為他感恩這個企業給了他這份穩定收入的工作,所以在工作中,他格外賣力,總覺得自己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兒。不管是干什么,他總是走在最前面,再苦再累的活兒,他從來不叫苦不喊累,總是樂呵呵的。遇到有比自己年齡小的同事或者比他年長的同事,他常常無私幫助。在區隊,他的人緣極好,隊長也特別信任他,經常把工作中一些難啃的“硬骨頭”留給他啃,因此,他覺得領導信任他,工作起來更努力。
雖然自己努力工作,在業務上很精湛,但是和綜采隊的很多大學生同事比起來,他還是覺得自己欠缺很多,他始終覺得自己底子薄,文化水平不高,自己沒撈著上的大學一定要給它補上,因此他便利用業余時間潛心鉆研業務,苦練內功,深入基層,深入現場,掌握了豐富的煤礦安全生產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的勤學苦練,細心鉆研,他很快在綜采隊成了一名采煤能手。
有人問他:“程區長,選擇煤礦你后悔嗎?”
他笑笑說:“選擇就是無悔!”
擔當——關鍵時刻不退縮
越是艱苦的條件,困難的環境,顯示出工人階級的博大胸懷,越能顯示出共產黨員的本色,顯示出勞模的風采。
2010年,太平煤礦六南301工作面受到提高開采上限這一復雜地質條件影響,生產幾近癱瘓,往前推進舉步難艱。怎么辦?放棄?搭好的架子白白浪費了,幾百萬那!繼續推進?太艱難了!此時大家都是一籌莫展。關鍵時刻,礦領導將目光投向了作風正派,善于管理,敢于擔當的程良。若此時擔任綜采工區區長,壓力之大,困難之大,可想而知。但是接這副重擔,他心里真沒底啊!怕輸不是男子漢的性格,倔強的他毅然挑起了重擔!他想:礦領導把任務交給他,這是對他的信任,絕不能辜負了領導的期望!
于是他開始探索實現創高產的路徑,上網查資料,找經驗
責任——安全管理不松勁
責任是安全生產的靈魂,落實是做好安全生產的保障,作為一名煤礦一線基層領導,程良深深懂得:安全對每名煤礦職工意味著什么,他自己肩上扛的擔子有多重!他心里最清楚。因此他始終將安全責任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他告訴自己,安全工作無論何時都絕對不能有絲毫的松懈和麻痹大意。所以對于工區的安全管理,他是慎之又慎,嚴之又嚴。
嚴字當頭不松懈。作為工區管理第一責任人,他始終對基層領導干部尤其是自己嚴格要求,從不搞任何特殊。在制度的執行上,他牢固樹立“不嚴不細就是過”的思想,從管理人員到普通職工,一視同仁,公平公正,誰違反了制度都要追究責任、落實處罰。
一次他下井檢查工作,發現煤機搖臂重心不穩,開始出現晃動,立即要求重新裝車,跟班副區長卻極力反對,他認為一方面搖臂晃動不算劇烈,只是輕微晃動,二是運輸距離較近,應該不會出現危險情況,三是生產任務緊迫,五六噸重的大家伙如果重裝車那得耗費八九個小時的時間。程良聽后斬釘截鐵地說:“我堅決不同意!我們不能存在僥幸心理,有隱患必須馬上排除!”他要求馬上卸車,再重新裝車!跟班副區長和工友們拗不過他,只好重新撞車。由于管理中對每個隊組都是高標準、嚴要求,這樣在全區便形成了從嚴治區、以法治區的新風尚。
工程質量不含糊。程良每次班前會都會講一句話:工程質量決定安全。在采三工區,他始終嚴格推行工程質量標準化,從施工措施到施工質量,從操作方法到操作行為,他都制定了更嚴、更細、更全、更高的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把工程質量和工資分配掛鉤,常抓不懈,不僅實現了工程質量管理“結果”到管理“過程”的轉變,而且實現了由“被動受檢”到“自我控制”的轉變。在他十多年的管理過程中,從沒有出現一次安全事故,并且由于紀律嚴明,他帶領的隊伍連年被單位評為“優秀班組”和“黨員示范崗”,他管轄的工作范圍多年保持了“精品工程”。
以人為本促公平。多年的生產現場管理不僅使他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專業技術理論水平更鍛煉出他優秀的的組織管理能力。程良常說:“對于職工的管理,要做到人性化,公平首當其沖,只有做到公平公正,職工才能心服口服,整個隊伍才能一團正氣。在采三工區,絕對不允許有吃大鍋飯的現象,一律實行競爭上崗,能者上,庸者下,人人都有機會,人盡其才,量才使用,多勞多得。”在井下現場跟班時,他重點抓好勞動紀律和安全生產,尤其在分配上更是從嚴把關,對班組工分劃分、職工工資獎金嚴審查、嚴公開。為了抓好安全生產,他經常深入職工生活,為他們解決問題,經常與職工換位思考,對職工的事情再小也當大事來辦。在他的嚴格要求和親切感召下,整個工區比技術創新,團結進取蔚然成風。
厚德——貼心大哥不言悔
經常聽到工友們說的一句話就是“程區長為人正直、熱情、跟著他干很好了!”說實在的, 作為一名煤礦基層領導,能夠得到工友們心甘情愿的贊賞,那真是不易啊!這是他人格魅力的一種真正詮釋。
他的辦公室里沒“綠燈”!在他這里,沒有關系戶,沒有親情戶,沒有感情戶,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他就是采三工區的“包拯”!——鐵面無私!無論是誰,只要是觸犯了安全這條紅線,一律不準PASS,不開綠燈!
他的家里沒有后門!曾經有一次,一名工人想讓他給安排一份輕松點的活兒,就敲開了他的家門,當來者說明來意后,他立即明確表態:這事兒沒商量!你不是干這份工作的料!我即使給你安排了,你也干不了,請回吧!我不想讓人戳我的脊梁骨,說我是個貪得無厭的人。第二天,他在班前會上就告訴工友們,請大家有合理要求當面提,不要提著東西到我家,程良的家里沒有后門!從此以后,大家對他更加欽佩、信服和贊許,廉政大哥的形象在工有們的心中牢牢樹立起來。
他心中有情也有義!誰說七尺男兒鐵面無私?他的心中也有愛!他愛妻子,愛孩子,愛礦山,愛工友!但是,有時他覺得虧欠了妻兒的太多了!妻子理解他,也已經習慣了他每天的披星戴月,總是體貼入微,讓他安心干工作,一提起老人和孩子,這位錚錚鐵骨的男子漢眼眶濕濕的,他說:“我真的感謝我的母親,他含辛茹苦把我撫養大,現在,又幫我帶孩子,老人沒享過什么福,我這輩子都無以報答母親的愛!我欠孩子的也太多了!你知道嗎?有一次,兒子紅著眼圈用乞求的眼神對我小聲說:“爸爸,你能給我開一次家長會嗎?就一次!”看著孩子期盼的眼神,聽著他的乞求,我的心里是滿腹愧疚!孩子這點小小的要求我都無法滿足,我這個當爹的失職啊!”
但是他對自己的工友卻是一腔俠骨柔情。當了這么多年區長,他最會“察言觀色”。一次,他開班前會,發現一名員工的面色不好看,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他當時沒聲張,只是在自己的本子上悄悄記下來,會后,便找這位員工單獨談心,通過談心才知道,這位員工生病了,他便以大哥身份與其談心,消除內心壓力,安排不處罰性歇班,在班前會上號召全體同事為其捐款。當那位工友接過全工區弟兄們那沉甸甸的一片愛心時,他感動得聲音哽咽,千言萬語只化作一聲:“謝謝弟兄們!”
他的心里始終裝著企業,裝著安全,裝著他那些每天在生產一線和他并肩作戰的的兄弟,即使休班在家,心里的那份也牽掛總是系著的安全生產。有時候晚上一覺醒來,他就會不由自主地往工區打個電話,問問生產情況。如今才三十多歲的他,卻早生華發,有時程良區長經常摸著自己的頭發說:“我比當區長之前可老了許多喔!”幾絲白發,印記辛勞。望著眼前這位和我年齡相仿的同事,我心中感慨萬分,仿佛覺得那段歌詞就是他的寫照:為了圓上那個夢,歷盡艱辛不回頭,老牛拉套勁不松,青絲變白發,改不了心中的愛,條條皺紋記下了苦辣酸甜的風雨行程,人人都有一個夢想,每天都在圓這個夢,圓出個無悔無愧的人生。
是啊!人人都在圓夢,程良的夢圓出了他無悔無愧的人生!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十六年的煤海生涯磨礪了這位共產黨人的錚錚鐵骨,在深深煤海中他付出了心血,用流淌的汗水磨礪出一個無比堅韌頑強的熱血男兒——煤海驕子!
(太平煤礦 焦景 馬強)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