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思想不滑坡 辦法總比困難多
——記集團公司技能比武皮帶維修專業一等獎獲得者、霄云煤礦洗煤廠維修班班長 侯紅芹
侯紅芹,男,1982年生人,2012年8月調入霄云煤礦洗煤廠工作,現為洗煤廠維修班班長。在日常檢修工作中,他帶領維修工們完成了浮選精煤系統優化改造、動篩105皮帶改造、自主改裝精煤離心機等任務。在工作中他愛崗敬業,為全面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他始終堅持努力鉆研業務,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在他的帶領下,和他一起工作的維修工們一個個都成為了愛學習、愛鉆研的學習型職工,從而使班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勤奮好學煉就一身“硬功夫”
多年以來,侯紅芹始終堅持不斷學習,每次廠里來了新設備時,他總會第一個走上前去觀察,學習新設備的工作原理、結構和特點,第一時間掌握設備性能和維修方法。不僅如此,侯紅芹幾乎把業余時間都用在了鉆研業務上,“要履行好崗位職責,就要學好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是侯紅芹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在空閑時間,侯紅芹便會自費購買一些和維修工作有關的專業書籍進行學習,對新工藝、新方法進行摸索和實踐,不斷總結經驗,通過學習和摸索,他的專業技術和操作技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僅如此,通過勤奮自學,侯紅芹煉就了一身硬功夫,成為了一名既會焊工又會鉗工的“一專多能”型員工。
以礦為家人稱“拼命三郎”
由于維修崗位的特殊性,多年來侯紅芹始終堅守在一線,以礦為家,平均每個月只休兩天班,把自己大部分時間留給了礦山。即便不值班的時候,侯紅芹也仍在宿舍里堅守崗位,一旦設備出現故障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往現場,他是廠里上班最早、下班最晚、加班最多、休息最少的維修工。記得有一次,在給精煤篩第一次更換激振器時,由于沒有經驗,侯紅芹在現場更是連續奮戰44個小時,最終將激振器更換完成,并為此后的更換安裝積累了寶貴經驗。妻子生病時,他在檢修,沒辦法回家陪伴;年邁的母親住院時,他在檢修,沒辦法回家照顧;就連孩子的家長會他也因為工作緊、任務重從未參加過。“我是一個稱職的員工,但我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不是一個稱職的兒子、更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但我是一名維修工,有任務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是我的職責。”侯紅芹說。
想方設法降低勞動強度
侯紅芹雖然是一名維修工,但他在工作之時常常心系工友,主動提出改造,以降低勞動強度。他看到給煤機司機在調節給煤量時需要來回跑,費時費力,于是他便主動提出對給煤機倉門進行自動化改造,經過一個星期便完成了設計準備與施工工作,并成功試運行。現在工人只需要控制兩個按鈕就可以輕松調節給煤量。
在平時的檢修任務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困難,每到這時候,侯紅芹總會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帶領他的班組一次又一次出色的完成了檢修任務,為洗煤廠的高效運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做好了保障。
■ 霄云煤礦 武茜茜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