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煤礦管理的生命線,是所有工作的前提。運河煤礦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始終把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作為礦井發展的基礎工作,圍繞“和諧發展,安全發展”的核心理念,推行“安全生產精細化”管理,積極開展隱患排查和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以文明生產為突破口,以制度建設作保障,搭建起了抓細節、嚴過程、控動態的精細化安全管理平臺,帶動了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的整體推進,全面發展,為深入推進“解放思想 轉變作風 跨越發展”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
一、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
從“人、制度、創新”三方面入手,全面控制安全隱患,以危險預測預控為中心,以系統辨識、系統評價為主要手段,對安全管理信息全面收集、綜合處理和及時反饋,快速反映生產現場的不安全狀況,及時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進行干預,使生產現場始終保持安全的工作狀態。
整合組織機構,合理人力資源配置。強化“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充分發揮人的最大作用。一是根據礦井面臨的現狀,對組織機構進行了合理優化和配置,對原有機構進行了合并和調整,設置了安全質量監察處、生產技術部、機電技術部、調度指揮中心,對全礦的安全生產直接負責,明細劃分了各部門職能,規定了企業管理的組織指揮原則、職務設立原則、企業管理控制原則、組織系統指揮權限、協調與溝通的方法以及企業管理的組織紀律等,建立了組織高效運行的保障機制;二是針對部分員工技能和潛質與現有職位、崗位不匹配的問題,堅持“定崗定員、職崗相宜、權責明確、寧缺毋濫”的原則,結合礦井實際,對生產、輔助單位崗位進行細化,下發了《勞動定員管理制度》、《關于規范各崗位人員配置和管理的意見》等文件,對各崗位的崗、職、權、責、利進行合理調整并加以明確,有效的提高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及主動性、增強工作責任感。
加強制度建設,提升安全管理基礎。根據上級安全指示精神、制度等,結合礦井實際對涉及企業安全管理的內容進行了總結、梳理與升華,出臺了《運河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匯編》,分安全、生產、地測、通防、機電、綜機、調度七個篇章對礦井的安全管理進行了系統的規范;從其他礦井發生的極具代表性的“頂板”、“機電”、“提運”三類事故著手,結合自己現場認真開展“對照性”評估、檢查、改進活動,用別人血的代價警醒自己現場的安全管理,及時出臺了《安全帶的使用及登高作業管理規定》、《裝封車管理規定》、《人力運輸物料暫行規定》等三十四項管理制度,匯編成《安全操作管控標準》叢書;針對安撤面期間安全管理難度大的特點,出臺了《綜采綜放工作面設備回撤與安裝安全操作流程》,對安撤期間的每一項工作的工序,職工的每一個動作都進行了規范,達到了流水線作業的要求,有效的保證了安撤面期間的安全。
做好技能培訓,開展施工流程控制。運河煤礦針對礦井培訓工作,形式大于實效的實際,按照“集中培訓與區隊自培相結合、理論培訓與現場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安排專門老師對現場的技術知識進行專門、細致講解,確保職工真正“干什么、學什么、會什么”;創新開展實景教學模式,技術管理人員,對施工人員做業務知識的講解、培訓,走的哪里就講到哪里,不論人多人少,只要有條件就進行一下講解。比如耙裝機護欄的設置標準、防跑車裝置的安裝、架設抬棚的標準等,可能花費不了多長時間,但是,這種現學、現教,不懂得地方隨時提問的方式,會讓知識記憶更加深刻;編制了《安全生產精細化管理體系環境識別與操作流程控制》叢書,從采煤、掘進、機電、運輸、通風、地測等8個部分,370多個工種詳細的規定了安全環境辨識和操作流程控制,包括“手指口述”安全確認內容、監督檢查、工藝技術管理、設備設施管理、作業環境和條件管理等方面。
二、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實施作業動態全過程控制。運河煤礦下發了《關于細化各級人員包包責任及實現生產現場全時段安全可控的實施意見》嚴格落實好現場24小時的跟、值班制度,確保每個時間點,有礦級帶班、中層值班、生產部室管理人員包保跟班三組人員,深入重點區域和關健環節,與工人同上同下。并且實施走動式巡查管理,按照管理的職責、區域次數、時間,遵循“過程控制、上下互動、閉合管理”的原則,嚴格實施現場巡查,對生產現場進行實時管理和控制,落實不安全不生產規定和隱患問題排查制度,把握貫通、初次放頂、排瓦斯、揭露煤層、處理密閉、探放水、過斷層等關鍵環節,確保安全生產。
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閉合機制。實施礦、科室、區隊、班組、崗位“五級排查”,對發現的隱患分類定級,特別是對于直接影響安全生產的隱患,進行升級管理,制定專門措施,做到“項目、資金、設備材料、責任人、進度”五落實;對存在的重大隱患堅決停產整頓,分析原因,追究責任,限期整改,實現安全風險超前辨識、過程控制、閉環管理。強化現場管理,落實專業負責制,突出抓好零星工程、分散作業、檢修項目的安全管理,嚴格執行計劃任務審批單制度和一工程一措施制度,確保各個環節安全管理處在受控狀態。同時,在各施工地點設置《隱患排查閉合記錄本》,每班由管理人員、職工做好分級隱患排查活動,提出注意的安全事項、防范措施,并嚴格記錄,落實責任人,真正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
提高礦井避險能力。一方面,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著力提高安全裝備水平。嚴格按國家規定提足用好安全生產費用,相繼建立完善了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另一方面,針對井下各個地點發生的各類隱患,分門別類的編制了《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和《煤礦應急救援預案》,使其更具操作性、實用性和適用性,最大限度的提高礦井遇險的保障能力。同時,根據“雨季”汛期特點,建立了《“雨季”巡視制度》及《應急值守管理制度》,深入排查影響礦井安全的供電線路、水患安全,并與氣象部門電腦聯網,隨時掌握天氣變化,加強自然災害預報、預警、預防管理。特別是,每年雨季來臨前組織一次“水災演習撤人演練”,通過演習,進一步提高員工應對突發自然災害的應變能力。
三、強化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工作
精心組織開展了以“三比三到位”為主要內容的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競賽活動,以此推動其向縱深發展。
比行為規范,教育培訓到位。堅決克服松勁麻痹、大而化之、不嚴不實的問題和傾向,有針對性地制定抓好安全生產的具體措施,發動職工反“三違”、查隱患、堵漏洞。實施了“安全罰款返還”、下崗學習、責利聯帶等行之有效的專項治理制度。同時,建立“三違”幫教制度,加大“三違”人員的心理醫治和素質教育、親情教育。并以提高作業技能、延伸專業為突破口,積極改善教學環境,為強化職工技術培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堅持先培訓,后上崗。強化文明生產督察,徹底解決崗位扯皮、作風散漫、不守紀律的問題,努力培養職工強烈的團隊合作精神,形成自我要求、自律管理的職業習慣和“行從其準、動從其章”的良好風氣。
比過程控制,責任落實到位。人人、事事、處處、時時都細化分工、量化標準、規范流程、嚴控工序,使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做什么,何時做,誰來做,怎么樣,做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環節,都有明確的規范。根據各專業、工種的業務性質和工作特點,制定了《安全質量標準化驗收日評估》制度,將每一項工作流程劃分為若干道工序,對每一道工序的作業人員、施工地點、工作范圍、上崗要求、操作步驟都有細致的規范要求。由安全員對現場施工的每項工程、每道流程、每個工序、每份參數進行測量驗收,班班填寫記錄,現場評估打分,并劃分“A、B、C、D”四個級別,作為班組、個人工資、獎金考核依據。
比文明生產,現場管理到位。制定《關于開展文明安全生產現場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細化文明生產考核內容,不定期召開現場會,推廣典型經驗,重點加強可視化管理和定置管理,對現場物品地面標線、牌板,實行定點、定量、分色,把著眼點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之中,各單位揚長補短,相互學習,匯聚眾人的力量集思廣益,提高了現場安全程度,促進各單位質量標準化建設“比、學、趕、幫、超”的積極性、主動性。并且,推行現場安全質量包保及安全質量標準化驗收簽字終生負責制,安全管理人員入井嚴格“三個一”(即:一把尺子、一支筆、一個本子),確保無論施工過程哪道工序出現質量問題,不管何時發現,都逆向逐級追溯到責任區隊、班組及職工,層層分析、追究責任,并制定防范措施,不斷推進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的創新發展。
(運河煤礦 詹召偉 單貝)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