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對煤炭市場持續萎縮、價格下滑等不利因素,義橋煤礦在全礦干部職工中廣泛開展增收節支、提質增效活動,有效化解了風險,助推了企業健康發展。據統計,2014年該礦全年完成掘進進尺7288米;銷售收入4.58億元;利潤 1010.8 萬元;利稅 7961萬元;完全生產成本358.6元/噸,較預算降低77.6元/噸。
挖潛增效全員行動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唯有眾志成城,全力應對,牢固樹立‘過緊日子、過窮日子’的思想。2014年義橋煤礦在上一年“挖潛增效”的基礎上深入持久開展“挖潛增效、節支降耗”活動。通過用改革的觀念,創新的思路,有力的措施,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運行質量,喊出了“人事體制改革增效1000萬元;技術創新改革增效1000萬元;經營方式改革節約2000萬元;管理方式改革節約1000萬元”奮斗目標。與之同時,為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相繼開展了“立足崗責問四問”專項教育活動,和“提質增效我參與、服務生產見行動”專項活動,激發了全礦干部職工“挖潛增效”的主動性、積極性。目標鎖定,激發干勁。2014年礦領導班子帶頭深入基層和現場,深入井上、井下,摸實情、抓督促。礦相關部門不定時進行突擊檢查,各單位工作開展的動態和取得的實際效果。同時,對于落實不力的單位通報批評。“節約增效人人有責”的思想觀念在全礦干部職工心中生根發芽。
拓展降本空間
為堵塞管理的漏洞,從源頭上降本增效。2014年該礦嚴把材料審批、考核、投入、回收利用關,實行利潤倒逼和全面預算、人事制度改革,有效控制了生產成本。
嚴格材料計劃管理,嚴格材料計劃的審批程序,規定材料采購和領用必須有計劃,必須有礦分管領導的審批才能發料,以此杜絕無計劃領用和采購現象。強化材料計劃考核,嚴格控制臨時性計劃的次數,每月編制材料計劃下達給相關部門和區隊,完善材料管理臺帳資料,每月按時結算,提高材料計劃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嚴把生產成本投入關,本著“能自己干的工程不外委,能復用的設備不購新”的原則,年初及時清退外委施工隊伍兩個,比去年同期約勞務費用近1500多萬元。對于礦用產品能自制的一律自制加工,能自修的決不外委修理,全年維修各類設備1100臺,加工大小部件6000余件。嚴把非生產性支出關,對于招待費、辦公費、車輛費用堅持事前申請、事中核定、事后考核,招待費用同期下降50%。
加強材料現場監管,嚴格材料考核獎懲。2014年噸煤材料消耗7.6元/噸,同比2013年降低1.13元/噸;延米材料消耗1774.4元/米,同比2013年降低332.25元/米。在材料監管過程中落實專人負責井下材料盤點,建立了現場材料使用臺賬,堅持材料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回收,保證材料回收的真實性,杜絕材料丟失,減少材料重復性投入;強化區隊的材料自主管理意識,提高材料回收率,材料從出庫到使用的每個環節都建立了臺帳。
強化材料的回收復用,做到廢舊物資的零丟棄。指派專人對回收的物資進行集中管理,按可復用、可修復、報廢三種類型對回收物資進行驗收、篩選、分類、記賬管理,實施“物資回收一站式篩分管理”。機修廠把修舊利廢、節能降耗作為重要的工作來抓,每月制定修舊利廢計劃,通過維修、改造,使廢舊物品恢復原有性能,得以重新使用。同時,對回收的材料及時進行清理、檢修,再按材料的種類進行分別碼放,建立出入庫臺賬。全年回收復用廢舊物資累計為礦節約資金420多萬元。
實行利潤倒逼機制和全面預算管理,強化成本核算,在產、供、銷、財務等各個環節加強管理,把生產成本中的原材料、輔助材料、人工成本、加工費、行政費等項中每一項費用細化到單位產品成本中,使成本核算進車間、進班組、到人頭。變成本的靜態控制為動態控制,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格局。
持續深化人力資源優化整合,對機關后勤富余人員進行內部調劑分流,累計共對49人按照職工年齡、從事井下工作經歷、身體條件及崗位的不可替代性個進行了優化分流,充實到二線各生產崗位,實現崗位創效最大化。輔助工區實施減人增效,進一步優化了勞動組織,解決了外圍人員撤出一線生產員工緊張的局面。
尋找利潤增長點
義橋煤礦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優化生產工藝,在增產提質、降本增效工作中,利用科技創新尋找利潤增長點。
推行支護改革,向優化支護方式要效益。根據現場地質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支護強度和方式,對幫部錨桿間距、錨索排距、槽鋼長度進行優化。同時,在滿足支護強度的情況下,將錨網索加槽鋼支護改為錨網噴支護,降低材料費用。
強化科學用電管理,實施避峰填谷,對地面35KV變電所6KV段進行了無功自動補償裝置改造。為礦每年節省電費120萬元。
抓煤炭生產源頭,向質量要效益。嚴格執行從源頭上控制、從生產環節上監督、從末端管理上保障抓煤質工作方針,現場管理堅持分兵把守、責任到人、工作到崗。針對兩巷淋水,通過搭設雨搭,阻止水進入煤流,杜絕支架滴漏液現象。同時,對采煤工作面進行煤矸分離,保證做到“兩不上”,即溜子里有煤不上矸石,有矸石不上煤。
發揮洗煤廠優勢,精洗細選增效益。為優化煤炭產品結構,增加煤炭產品附加值,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2013年9月29日洗煤廠奠基開工建設, 2014年5月16日開始進行帶水、帶介、帶煤調試,6月22日進入試生產階段,并于8月18日順利通過市煤炭局的聯合試運轉驗收。一舉創下了濟寧礦業集團洗煤廠建設周期最短、調試周期最短的紀錄。洗煤廠自運行以來,原煤入洗量和精煤產出率月月攀升,產品附加值每噸增加20元左右,成為該礦新的經濟增長點。
(義橋煤礦 董龍華)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