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山東省煤炭運銷協會傳來喜訊,義橋煤礦洗煤廠榮獲2014-2016年度全省“十佳洗煤廠”稱號。
據悉,該洗煤廠全面推進“專業管理精細化、產品質量品牌化、經濟效益最大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員工隊伍技能化”的建設目標,抓班子帶隊伍,抓管理增效益,抓培訓提技能為抓手的“六化三抓”模式,全面實現了礦原煤入洗能力利用率100%。
建廠三年來,從招標到建設,從調試到生產,刷新了一項又一項新紀錄,從生產工序單線運行增至三線,從精煤回收率50%猛增至59%,浮選工藝的上馬當年實現回收浮選精煤泥年9.85萬噸,增加了精煤產率10%,實現單項銷售收入4713萬余元,增值增長2750萬元。TBS固定成熟的參數調整技術實現精煤產率增加4%-5%,年回收精煤4.8萬噸,實現增長利潤3139萬元,為礦實現全年效益目標凸顯經濟效益增長點,并徹底擺脫了洗煤廠只能洗選精煤、中煤的短板。
洗煤廠在探索生產工藝創新快速發展的同時,全面推行了利潤倒逼成本精細化核算機制。綜合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加工成本等細化核算進車間、班組、人員,迅速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格局,有效實現成本的靜態預算控制轉化為動態精細化控制,年度平均噸煤成本7.77元,大大低于設計成本,在集團公司洗煤廠同行列名列前茅。
隨著洗煤生產工藝、設備不斷更新,自動化程度不斷攀升,該洗煤廠多方位、全覆蓋開展安全生產技能培訓,著力開展“師帶徒”、“干部上講堂”、“技術能手小課堂”等多種形式,一同熟悉洗煤生產工藝流程,掌握設備工作原理,強化崗前安全培訓,處理設備應急故障,全面實現現場指導、現場授課、現場提問、現場解答、手把手的教,在培訓活動中不斷豐富培訓載體和模式,嚴格考核制度,分批次、分系統、分專業、分崗位、多方位、全覆蓋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開展崗位技能不斷提升。
該廠充分認識到科學上第一生產力的強大支撐作用,不斷引領挖掘技術人員,集思廣益、鼓勵創新,目前該廠技術改造與革新亮點紛呈,“關于干擾床分選粗顆粒級煤泥”的論文在國家級刊物發表,2016年度獲得市級以上科技成果2項,受到集團公司表彰認可通過的13項。
始終以打造本質安全型生產單位為目標,逐步開展深化安全生產質量標準化建設,深化干部、管理人員下現場和帶班制度,重點開展事故案例宣傳,積極開展專項安全培訓,學習內容緊貼現場實際,適應洗煤生產要求,健全青安崗、黨員示范崗、群監員等立體多面的防范網絡,確保監督機制的長期有效執行。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