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陽城煤電電廠熱控專業自主完成了折算環保數據小時均值統計自動化改造,為機組運行參數調整和環保設備運行提供了可靠數據支持,為礦節約資金兩萬多元,間接創造經濟效益10余萬元。
據悉,國家對燃煤電廠排放的大氣污染物中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濃度制定了嚴格的標準限定值。各電廠根據燃燒方式、過剩空氣系數等不同,需要自行折算到國標條件下的排放濃度。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均按國標折算, 以確定是否超標及處罰。
以往該廠運行人員只能從環保部門的環保數據平臺手動下載實時數據,再人工計算后,得到折算環保數據小時均值,極大占用了運行人員的監盤時間,且人工計算存在延時和誤差等問題。該廠經調研咨詢,如果由上海艾默生公司到廠增添相關功能,僅服務費用就需要兩萬元。
“咬咬牙,努努力,我們自己來”,針對這一情況,該廠熱控專業技術人員多次查找圖紙資料、咨詢運行人員與其他同類型電廠,在DCS系統中編寫邏輯,嘗試多種解決方案,克服了計算繁瑣、變量較多、公式復雜、單位換算等難關,成功在DCS系統中增加了相關算法塊,完成了折算環保數據上一小時和本小時均值統計的自動化改造,有力助推了機組精益運行。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