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傳”心間 聆聽“鈞”授業
——參加礦通訊報道員培訓班學習有感
前幾日,我有幸參加了礦舉辦的通訊報道員培訓班,霄云煤礦每年都為廣大新聞愛好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培訓機會,用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通訊報道員,讓他們以靈感為畫筆,以思路為紙張,譜寫出企業發展的華章,體現出自身工作的價值。集團公司宣傳主管王傳鈞應邀來礦授課。
大家心中都親切地稱他王老師,不僅僅是因為他知識淵博、經驗豐富能為大家傳經送寶,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謙虛誠懇、平易近人、與廣大新聞愛好者交流起來接地氣,樂于助人,善于分享自己的新聞寫作經驗。
每次聆聽王老師的講座,都有一種視野不斷打開,靈感不斷涌現、境界不斷升華、知識不斷豐富的心靈感悟。此次授課主要圍繞一個中心主題----新聞線索從哪里來?然后圍繞主題講七個方面的內容,七個方面的內容環環相扣,由淺入深、從大格局到小細節,從專業理論到實例講解,讓大家在理論中研究寫作,在實例中總結經驗,形成一套完整的講課流程,課件的制作條理清晰、邏輯嚴謹、通俗易懂。王老師講課的方式很獨特,3小時的授課時間,大家聽得聚精會神、意猶未盡。
用鼓勵的方式引導我們慢慢融入新聞課堂。他講到,“是否善于捕捉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是檢驗一個通訊員采寫能力高低的重要標準。”關于這一點,我感受很深。他首先鼓勵大家要敢于寫稿,只有大膽地去搜集信息、去思考創作,才能一步一步把稿子寫好,每個通訊報道員的成長都是建立在長期不斷地搜集線索、整理寫作、提升拔高中鍛煉出來的,沒有任何捷徑可走,一旦入行,對自己今后的工作進步有益無弊,能為自己大放異彩,文章一旦發表,更能夠振奮人心,拼搏進取,讓自己的作品廣為知曉。他把新聞線索的來源歸納為四個小節即:1.吃透精神,融會貫通。2.摸透心理,有的放矢。3.立足行業,熟悉情況。4.事事關注,時時琢磨。每個小節的8字句,都做了細致的分析說明,一句概括“處處留心皆新聞”讓大家幡然醒悟,原來身邊有這么多素材和新聞啊!
用互動的方式帶領我們尋找新聞線索來源。他在講到如何捕捉有價值的新聞線索課程時,同樣用簡明扼要的語句給大家一一講解:1.觀大局,抓大事。2.跑會議,挖材料。3.突發事,奇異事。4.抓先進,找典型。四個小節內容信息量很大,涵蓋的知識很豐富。王老師饒有興致的提問起下面的同學,采用“問答”方式進行課題講解,首先大屏幕中投放出一些重要報紙發表的新聞,然后由同學們回答這其中的新聞來源,這種回答式的學習激發起同學們的思路,也更能夠深刻掌握其中技巧。其次,重點為大家講述新聞寫作的秘籍,即小視角大視野;善對比 找不同;寫亮點 找新特;抓“現場” 捉“活魚”。這些內容雖然簡明扼要,但是字里行間隱藏著新聞的奧妙,值得深思回味。聽王老師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重。意思不難理解,但是做起來需要腳踏實地,專心致志,而不是走馬觀花,敷衍了事。
已經不止一次聽王老師授課了,他的課件每次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都是實實在在的“干貨”,我們需要學習什么內容?在通訊報道中出現的哪些短板?他總是能捕捉到最有價值的信息,為大家取長補短,傳授更加直接、更加易懂易學的新聞知識。他講課接地氣,通俗易懂,能夠讓大家很快適應并及時掌握內涵,他精于學習、勤于思考,毫不保留的把17年來的寶貴經驗傾囊相授,把分享成果當成一件有意義的工作,他希望每一名新聞愛好者都能學有所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他希望企業的輝煌成就源源不斷的在新聞宣傳的道路上綻放光芒。
感謝您,王老師。謝謝您用多年的心血在企業發展宣傳的長河中留下閃光的足跡,謝謝您的無私奉獻傳授給煤礦職工更多的新聞知識和正能量……
▉霄云煤礦 鐘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