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對運河煤礦去年與今年同期嚴重“三違”的情況進行了對比后發現,總量由135人次降到103人次,降比23.7%,排查出的動態違章行為由33人次上升到76人次,增加130%。
對于這個變化,該礦礦長詹召偉介紹道:“我們通過推行‘廠礦自管、區隊自治、班組自控、員工自律’四自管理模式,把重點放到‘人’的安全行為管控上,違紀人員數量的減少和排查的動態違紀行為的增加,反映出的是礦井動態管控力度的增加和人員安全意識的提升。”
據了解,該礦在“四自”管理上,運用“五化”手段,做到“五個轉變”,即:
包保體系網格化。在礦班子成員分工基礎上,建立了“網格化、實名制”的責任包保體系,每月至少參加一次區務活動,至少與3名以上的班組長進行溝通交流,定期提交包保區隊、重點施工單位安全生產情況報告,實現“被動管”到“主動幫”轉變。
安全責任一體化。建立安全“互保、聯保”責任鏈,簽訂《安全承諾書》,每組2人以上根據現場實際工作情況建立互保“對子”,互相監督、互負連帶責任,構建安全共同體,實現由“講規范”向“成習慣”轉變。
過程管控實時化。每周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類別、時段、專業占比、環比變化等進行剖析,明確各個時期安全行為管控重點,實現由“控指標”向“治隱患”轉變。
監督考核階段化。把年度反嚴重“三違”指標分解到各個季度,把月度下井查隱患指標分解到每旬,把每天的指標具體到各個班次,解決早班緊、夜班松,上旬少、下旬多,靜態違章多、動態操作行為少的不良現象,實現由“管結果”向“管過程”轉變。
行為幫教長效化。一方面依托“5W”分析法的實施對違章行為自我分析,連續追問,尋根溯源,找到避免再次違章的方法;另一方面全年組織違紀行為分析座談會20余場,“區隊長話安全”活動12次,對違紀人員約談45人次,實現由“重處罰”向“求實效”轉變。
▇運河煤礦 單貝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