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橋煤礦為切實以“擔當作為、馬上就辦”活動解決基層問題,領導班子成員帶著問題到區隊、到班組,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近日,該礦主要負責人李祥紅就幫該礦運輸工區解決了電瓶車加液難的問題,指導該工區自制電解液添加設備。現該設備已在井下充電硐室投入使用,反響良好。
眾所周知,電瓶車內的電瓶,每使用一段時間,電瓶內就需要添加電解液。以往添加電解液,需要電瓶車司機站在電池旁邊,一只手拎著裝電解液的塑料桶,另一只手托著塑料桶底部,對電瓶進行補液。此補液過程不僅勞動強度大,由于補液口小,還經常造成電解液外流現象,造成污染和浪費。李祥紅在帶班途中看到司機的補液全過程,他主動和電瓶車司機溝通交流,是否能探索出一個設備,讓補液工作更簡單易操作。
李祥紅根據多年機加工經驗,給出了制作思路和圖紙草圖。運輸工區按照李祥紅的指導,自制了電解液添加設備。該設備由兩個塑料儲水桶安裝在架子上,分別裝著電解液及蒸餾水,儲水桶下方分別安裝了閥門,閥門后面連接了兩根大約5米長的塑料軟管,補液時只需打開閥門,將軟管放進電瓶補液口內即可,補液過程由原來的30至40分鐘縮減到15分鐘左右,大大縮減了補液時間。
電解液添加設備的投入使用,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杜絕了補液過程中的外流現象,每年可節約電解液費用1000元左右。此設備的投入使用讓電瓶車司機紛紛叫好“擔當作為不是虛話,馬上就辦效率真高”!
■金橋煤礦 宋偉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