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煤礦可采資源儲量少,生產接續緊張,開采條件困難重重,曾一度面臨著關井的尷尬。如何有效開發好現有資源,努力做到煤炭資源應采盡采,讓礦井重新煥發活力,讓職工燃起二次創業的激情。為此,花園煤礦秉持“一不嫌少、二不嫌孬、三不嫌系統復雜”的“三不嫌”開采理念,在逆境中頻頻亮劍,硬是把一個瀕臨關閉的礦井成功帶上了正車道,完成了集團公司賦予的各項經營目標,讓職工飯碗端的更穩,更有勁。
-----題記
2017年,花園煤礦進入資源枯竭期,采掘活動一度面臨著無煤可采的尷尬局面,采煤一線區隊成建制、輔助區隊分批次分流到兄弟單位,何時關井成為了當時花園煤礦干部職工最為關心的話題。煤礦建井生產不到十年,正值礦井干事創業、蒸蒸日上的“壯年期”,卻因資源枯竭、產量低,面臨著礦井關閉、人員分流,一時間議論紛紛,人心不穩。
2017年煤炭市場正值快速復蘇的大好時機,煤價也是水漲船高,此時關井弊大利小,關井后不僅面臨轉型還有人員分流安置等現實問題,如繼續生產也許結果更好,經反復研究,在集團公司的指導下,花園煤礦領導班子決定深挖資源潛力進行二次創業。
繼續生產面臨著生存與發展兩個問題。對此,礦長蔣立憲要求全體干部職工轉變坐等靠的想法,主動作為,團結一致,全身心投入到二次創業的浪潮中,本著”一不嫌少、二不嫌孬、三不嫌系統復雜”的工作思路,只要礦井還有一點煤,就要想盡辦法采出來,盡可能延遲礦井的壽命,為公司的轉型發展贏得緩沖空間。
深挖資源潛力,打響生存保衛戰
為深挖礦井有限的資源潛力,首要任務是要先找到“糧食”。花園煤礦主動對接北京奧申蘭德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三維物探精細化解釋、煤層厚度反演等先進技術手段,對礦井剩余煤炭資源的地質條件進行了再分析和論證,將煤層賦存條件、巖漿巖侵蝕、斷層等情況進行了重新圈定,進一步摸清了剩余煤炭資源的賦存情況,為解決吃飯問題找到了“糧食”。
手中有了“糧食”初步穩了干部職工的心,但如何讓“糧食”順利歸倉,還需要進一步努力。面對剩余煤炭資源煤層薄、斷層多、巖漿巖侵蝕嚴重、賦存不穩定等難題,花園煤礦本著”一不嫌少、二不嫌孬、三不嫌系統復雜”的煤炭開采理念,從優化開拓布局、升級生產工藝、減員增效入手,接連打出一系列生產“組合拳”,復產當年便順利完成生產經營任務,成功解決了“吃飯難”這一基礎性難題。
生產“三不嫌”確保資源應采盡采
一不嫌少:礦井剩余資源總量少,目前,東四采區21萬噸,西四采區28萬噸,五采區187.5萬噸,整個儲量加一起尚不及大礦一個工作面的儲量。
針對煤炭儲量少的實際,技術人員根據礦井生產條件優化采掘部署,重新劃分了采區。掘進工作面由四個增加至八個,初步形成“四面開花”的生產布局。同時,采取優化設計,盡可能增加儲量。如4321工作面創造性地實施大角度扇形開采工藝,僅此一優化設計即增加儲量4.8萬噸,為礦井增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二不嫌差:一是煤層薄。如4325工作面平均煤厚不足1.3米,對煤質影響較大;二是地質條件差,工作面受巖漿巖侵蝕影響大。如4319面受巖漿巖侵蝕影響進行了多次縮面,減少資源儲量5.4萬噸;4328面受巖漿巖侵蝕減少儲量2萬噸;4318面受巖漿巖侵蝕縮面,可采儲量減少3萬噸;西四采區下山受巖漿巖侵蝕范圍擴大影響,煤巷變巖巷,影響兩條巷道近600m;三是煤層薄,地質條件差,開采條件孬,花園煤礦通過改造開采設備降低采高,煤矸分裝分運錯時運輸提高煤質,設計優化提高回采率等措施,在夾縫中獲得了有限的資源。
三不嫌環節復雜:花園煤礦剩余煤炭分布在原四采區采空區以外,生產運輸環節復雜多變。從4327工作面運煤至井底煤倉,一共布置有8部皮帶,從井口運輸材料至4331工作面,需要通過7部絞車運輸。運輸環節的復雜多變造成運輸效率降低,人員占用多,為解決這一問題,花園煤礦大力推廣應用皮帶集中控制系統、遠程噴漿機、安裝助行器和架空乘人索道等科技創新手段,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拓寬思路塑新貌,長期規劃謀發展
人無遠憂,必有近慮,對于煤礦來說,不僅要解決近期的生存問題,更要考慮長遠的發展問題。花園煤礦始終堅持“三不嫌”開采理念的同時,立足現有條件、著眼長遠、拓寬新思路,對礦井剩余資源開采進行了反復研究,確定將五采區生產作為礦井長期規劃發展的重點。
五采區作為花園煤礦未來幾年的主力采區,煤層埋藏深,斷層多,儲量少,開采難度大,投入成本高,開采可行性存在爭議。為了礦井長遠可持續發展,花園煤礦和地勘設計單位合作對五采區地質資料進行了補充勘探,進一步對地質資料做了精細化分析,反復研究論證了五采區開采的可行性,編制了五采區設計,制定出了礦井“十四五”發展規劃。目前五采區兩條開拓下山已順利峻工,排水系統正緊張施工中,預計明年下半年首采面即可完成施工。五采區順利生產將從根本上改變礦井生產接續困難的實際,保證花園煤礦未來5年內不受資源枯竭困擾。廣大職工猶如吃了定心丸,心里有了歸宿感,對未來的工作生活充滿了信心。
花園煤礦 仇文 安磊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