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朱家峁煤礦在1305-2工作面及進風巷制作的一個個垃圾箱,成為了井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井下職工所攜帶的班中餐大多使用塑料袋包裝,就餐后的塑料袋、礦泉水瓶及瓜果皮等雜物,如果管理不好進入煤流,影響到原煤質量,且原使用編織袋容易滲水,為現場標準化帶來不利影響。
該礦職工楊慎東針對這一問題,將廢舊皮帶滾筒及乳化液空油桶從中間一分為二,焊接成一個圓柱體,除銹后打造了10多個藍色主色調的垃圾箱,外面再粘上一圈車輛夜間行駛反光貼,放置在井底候車區、各硐室點、交叉路口、工作面電站、乘車區等各角落使用,既規范了職工文明行為又衛生環保,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可謂一舉兩得。
■朱家峁煤礦 周倉龍 王忠磊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