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檔案
薛珂,中共黨員,工程師,現任運河煤礦生產技術科主任工程師。多次榮獲集團公司先進個人及標兵榮譽稱號;論文《關鍵路線法在煤礦采掘編制中的運用分析》榮獲山東省創新成果一等獎。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煤礦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成為大家眼中技術攻堅的“帶頭人”,科技興企的“領跑者”。
大家都說搞技術苦,枯燥、乏味、勞心勞力、總是站在臺后。但是,在運河煤礦卻有這樣一位普通的員工,一頭扎進規范、設計、方案里,甘當默默奉獻的幕后人,在其中尋找快樂、尋找自己的成就感,把別人眼中的“苦”變成自己的“樂”。他就是現任濟寧能源運河煤礦生產技術科主任工程師的薛珂。
薛珂,在生產技術科工作的6年時間里,基本上總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事事帶頭,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煤礦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成為大家眼中技術攻堅的“帶頭人”,科技興企的“領跑者”。
深嚴細實,延續礦井服務年限
運河煤礦作為一座服務年限較長的老礦井,面臨資源枯竭、采場復雜等諸多不利因素,他以極大的熱情和鉆勁在采掘接續及生產技術管理上尋求突破,為礦井服務年限的延長助力。工作中,根據現場變化排查接續路線的風險,從接續大方向上排查全局性、系統性風險,及時發現采掘接續隱蔽性問題,將原7315工作面替代7300工作面接續1306工作面,實現了后期礦井接續的穩定。
“方案的可行性關鍵在于現場的適用度、指導性和落實情況。”每個方案的形成,他總是深入現場,反復測算,在井下常常會看到他一個人來來回回的測量著一些數據、嘴里自言自語的說這些什么,并且,還經常去別的科室請教、溝通一些參數,確保方案的全面。2021年全年順利完成7300、C8315、7315等多個工作面的設計編制及審查工作,尤其是配合科研院校完成了完成首采區復采的可行性研究及開采設計,為回采產量增加,延長礦井服務年限提供技術支撐。
精耕細作,深挖資源回收
為了將有限的采場充分利用起來,他主張加強資源回收和煤質的考核,每天對各采煤工區的放煤情況進行總結分析,規范放煤操作程序,提高放煤質量,減少資源丟失,并且根據現場放煤情況調整接續計劃及推進度,做到應收盡收,絕不讓掘進去的巷道有一絲浪費,其中1306工作面多回收資源8萬噸,延長服務時間2.5個月。
積極與科研院校對接,深挖剩余資源排查,推進超高水充填回采,完成首采區復采的可行性研究及開采設計,積極開展膏體充填回采的可行性及工業廣場下開采可行性研究,優化調面充填工藝,首創超高水充填調面充填工藝,保證了調面期間的充填效果,為下一步充填調面及充填工作面停采線優化積累寶貴經驗,延長C8315工作面停采線位置,多回收煤炭資源1.2萬噸。
科學創新,抓好掘進提效
薛珂深知“采掘接續失調是最大的隱患”。他盯緊采掘接續的關鍵點,緊靠掘進提效,狠抓正規循環率管理及創條件工作,制定了《關于做好7315、C5303掘進工作面重點工程考核管理的意見》,加強過程管控,按時間節點完成了C8315及7315面兩重點工程布置;穩步推進掘進跟班寫實工作,僅2021年下半年就完成掘進進尺2928.3m,較上半年多完成進尺一千余米,提效8%。并且,合理優化開拓布局、完成2022年度生產接續計劃及2022-2024年度生產接續規劃的編制,合理調配條帶煤柱充填回采接續順序,打開接續的時空關系,解決了采掘距離互相制約影響的難題。
在個人技能提升的同時,他還不忘“傳幫帶”,努力培養科室、區隊的技術員,不藏著掖著,多教多說,把技能傳遞下去,抓好現場與內業的對照提升,在2021年優秀作業規程評比中由他組織審查的作業規程,獲1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所有參評項目均獲獎項,開創了礦井的先河,這也是對他工作的認可。
當別人問起他是否覺得技術管理苦的時候,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當看到自己的方案設計一步步變成現實,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述說的。正如這句話,無需過多語言的贅述,卻用一個個設計、方案講出了他的心聲,說出了他的追求,也說訴說著他的堅持。
■運河煤礦 丁曉曉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