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精彩答卷·濟寧2022”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到,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5843.5萬噸、保持全省內河第1位,集裝箱吞吐量5.85萬標箱、同比翻番。
在經濟下行的態勢下,濟寧市依舊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其中內河港口物流的相關數據讓人眼前一亮,這就不得不提讓濟寧市“朋友圈”越來越大的梁山港。
“黃金水道”釋放“黃金效益”
梁山港有著怎樣的優勢?
為進一步推動現代港航增量提質、加快發展,濟寧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了“堅定不移實施現代港航物流突破戰略”,并調整成立市現代港航物流發展指揮部,舉全市之力發展現代港航物流,推動內河航運打破梗阻、擴能升級、全面復興,建設山東對內陸和國際開放橋頭堡,爭創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在此背景下,濟寧能源發展集團(以下簡稱“濟寧能源”)自成立以來,通過資產并購、吸收整合、股權合作、升級改造等方式,對港航工程處進行轉企接收,順利完成龍拱港等6個港口的整合,同時推動港口擴能,突出梁山港、主城港、微山港三個億噸級港口群打造。
這里面極具代表性的是梁山港。
目前,我國西煤東輸主要有朔黃線、大秦和瓦日線三條鐵路運輸線,北煤南運主要依靠京滬、京九、京廣等國家主要干線,其中京九、京廣是客貨混用線,運力有限且運輸成本高。在鐵路、水路和公路三種煤炭運輸方式中,水運具備運量大、成本低的優勢。“梁山港位于梁濟運河右岸,距瓦日鐵路直線距離僅1.8公里,距離黃河直線距離10公里,港區處于瓦日鐵路與京杭運河的黃金交叉點。從這一點來看,梁山港具備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梁山港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哲說。
梁山港不僅能夠吸納晉陜蒙優質煤炭資源,是山東煤炭保障供應的主力軍,還能沿運河入長江,輻射江浙滬,成為連接西部煤源產地和長江三角經濟區的重要物流樞紐,形成豐字型多式聯運的大通道。
立足公鐵水多式聯運優勢,梁山港還制定了“一企一策”物流運輸方案,比如,對接山東省內建材企業,采用“集改散、公轉水、港港聯動”方案;對接山東省外電力企業,采用“鐵轉水、港企聯動”方案等。“通過推進區域物流運輸‘公轉水’‘散改集’,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陳哲說。
現在梁山港已建成8個2000噸級泊位、3個2000噸級集裝箱泊位,開通了8條集裝箱運輸航線,通達十幾個城市和地區,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建成內河港口第一家智慧中心,逐步發展成為京杭大運河上“西煤東輸、北煤南運、南貨北調、集裝箱運輸”的大型航運物資集散地。
啟動港產融合“主引擎”
梁山港下一步的規劃是什么?
“港興城興,以港興市”,港口物流業對區域經濟發展,城市化建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繁榮所產生的影響已越來越多地被人們認同,無論是省內的日照市,還是國內的上海、寧波等地,港產融合促發展顯而易見。
濟寧市委市政府著眼將港航產業資源轉變為發展優勢,出臺了《濟寧港總體規劃(2035年)》,劃定了全市港口岸線,確定了各集疏運通道,為濟寧港發展與建設、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線資源提供了指導和依據。在此基礎上,市級層面又相繼印發了《濟寧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三年(2021-2023)行動計劃”》《濟寧市綠色港口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等一系列文件,加快推動了全市港航物流蓄勢升級。
這些行動為梁山港大力發展全國內河示范港口奠定了基礎,也是濟寧能源“強港航、暢物流、興產業”的有力依據。
濟寧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表示,梁山港將會按照“安全高效標準港”、“森林綠色生態港”、“智慧智能科技港”、“創新引領示范港”、“港航人才輸送港”、“轉型升級龍頭港”的六大標準,致力于打造成為江北內河第一綠色、高效、智能、創新的多式聯運示范港口。
隨著梁山港建設的完善,未來也將迎來更深層的潛力釋放,以區域為核心,以經濟發展、不斷提升為基本內容,適度和高效結合,進一步發揮出梁山港在打造通江達海、海河聯運北方航運新樣板的獨特優勢,從而以內河擴能升級為依托,全面描繪構建水運交通網絡新藍圖。
文丨田春雨 圖丨融媒體中心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