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隊班組是企業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務職工的最前沿。根據礦井生產實際,花園煤礦不斷探索安全生產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該礦掘進工區通過實施“大工區”制管理,推動安全關口前移,保障安全生產責任落地,進一步提升基層基礎執行力,推動礦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建章立制是“快車跑道”
“掘進工區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規范了人員調配、考核獎懲、計件分配、學習培訓等各類制度,確保用得上、管得住、抓得牢。”掘進工區黨支部書記王為燦說。
硬件和軟件是車輪子,推進機制就是發動機,掘進工區建立了“1+N”推進機制。“1”即每月召開一次區務會,“N”即每月不定期召開班組經驗交流會、班組標準化現場評比會,通過職工暢談工作打算,相互學習借鑒、共同進步提升。
如今,在掘進工區形成了“135區隊班組管理法”的班組建設模式,“1”即是“一家人”,通過倡導“家”文化,增強員工歸屬感;“3建設”是通過班組理念建設、班組考核建設、班組獎勵機制建設,促進了職工由“制約+自覺”向“自覺+制約”轉換。
“5推行”通過推行競聘上崗制度、推行班前會警示活動、推行“每周一案”、推行“四個一”安全教育模式、推行AB崗搭檔計劃。在一系列措施實施后,新組建班組猶如一輛搭載組織健全、制度完善、運行規范的良好性能的跑車,整體水平進一步提升。
因地制宜是“靈丹妙藥”
區隊班組建設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自主性、多樣性,掘進工區通過制定《標準化整改實施意見》,在區隊會議室懸掛“班組月度進度考核表”,做到節點實、措施實、考核實,切實營造比學趕超、奮斗實干的良好氛圍。
充分發揮先鋒模范表率和引領作用,選用工作能力突出的跟班區長、班組長及班組成員,組建基層班組“先鋒隊”,以打造快速掘進典型工作面為宗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表率和引領作用,定期組織管理人員進行標準化學習,目的就是通過查缺陷、找差距、抓整改,提升質量標準化水平,夯實安全基礎。
通過不斷優化人員配置,打破了“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固定崗模式,實施一崗多責、一專多能、一人多證等新舉措,構成實現了人力、技術等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實現了技術、維修力量的共享。
“大區隊整合后,我們通過對地面倉庫進行優化整合,回收倉庫3間,精簡人員2名,對材料進行集中領取和管理,實現了維修設備、工具、材料等資源的真正共享,再也不用為井下缺少緊急設備配件而發愁了……”掘進工區地面庫管員郭西旗高興地說。
科技創新是“源頭活水”
科技創新作為降本增效的有效推手,掘進工區通過不斷開展修舊利廢和小改小革,創新發明的“皮帶拐彎裝置”在5308切眼聯絡巷順利投入使用,引進了315型綜掘機跑出掘進“加速度”等等一系列成果應用,真正做到了讓科技創新“點石成金”,降低生產成本效果。
走進花園煤礦掘進工區會議室,考勤員趙喃喃正在核對區隊班組建設“光榮榜”公示的“優秀班組”“優秀員工”等情況,這是區隊班組建設的又一個創新實踐。通過從安全管理,生產任務、工程質量、成本管理、創新管理和隊伍素質等6個方面進行“優秀班組”和“優秀員工”評選,極大地調動了班組員工的勞動熱情,切實為區隊安全生產起到積極推動作用,起到了小切口打開大局面,小舉措實現大效果。
“我們區隊每月都制定亮點工程整改方案,確保每月能出3個亮點工程,同時對職工發明創造一經采用,對其本人進行加分獎勵,通過此制度的實施,出現了‘線盤延伸器’‘自移式機尾’等一系列小改小革在井下成功應用,真正把蘊藏在職工中的智慧、金點子、好辦法挖掘出來。”掘進工區區長馬艷斌說。
文/圖丨黃兆勝(花園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